
筆、墨、紙、硯,墨在文房四寶中排行老二,足見墨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老墨,因難以保管,而明清原版墨品極為稀少,不被人們重視,一般藏家很少涉足。近年來,隨著古玩收藏的興盛,老墨的收藏也逐漸升溫。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一屆上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精品拍賣會上,曹素功墨錠就受到收藏愛好者的追捧。
近日,筆者在恒源祥博物館,欣賞到一批仿制明清兩代程君房、曹素功、汪近圣、胡開文等墨莊的髹彩墨,改變了人們對墨的傳統(tǒng)認識。原來墨并不“黑”,可謂絢麗多彩,從顏色上可分為朱、藍、黃、綠、咖啡等六色。從型制分,那就更千姿百態(tài)了,并不是我們常見的偏方。圓型,有瓦當、六角、四方、菱、碗、古琴、竹筍、臥獸、玉佩等造型,原來墨的世界如此精彩。這60余錠墨,雖為民國時由汪近圣、程君房、曹素功、胡開文等墨莊仿制明清二朝的,但精制的工藝,豐富的形制,同樣具有不可低估的歷史文物價值,值得把玩珍藏。黃棟華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