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收藏周刊記者 潘瑋倩
剛剛在中國內地拍賣市場嶄露頭角的西洋古董鐘還沒有被大部分藏家所接受,據統計今年出現在春拍上的西洋古董鐘不過100多件,大部分都在估價范圍內成交,價格遠低于比它們誕生晚得多的世界大牌腕表,甚至更低于國外拍場上同等品質的古董鐘十倍以上。也由于目前國內西洋古董鐘市場還未真正形成,這正是逢低吸入的好時機,越來越多的藏家會認識到這種藝術與科技完美結合的古董鐘的真正價值,其前景不可限量。
西洋古董鐘是歐美收藏領域的一個傳統門類,而在中國清康雍乾時期,由于皇帝的喜愛,制作精美華麗的座鐘也曾一度流行,但解放后其漸漸淡出人們視野。直到最近兩年,內地一些大型拍賣公司才將其引入,如中國嘉德(微博)、北京保利、北京榮寶。
今年6月,一座制作于1850至1880年間的阿西娜座像銅鎏金法國座鐘在北京保利的腕表及古董鐘表專場上,以36.8萬元快速成交。就在這座古董鐘落錘的前幾分鐘,另一座約1815至1850年間制作的、路易十五風格鑲德國梅森瓷花銅鎏金法國座鐘被一位藏家以41.4萬元競得,比其原估價20萬至35萬元,高出了至少六分之一。
中國嘉德也在今年的春拍中第一次推出了古董鐘專場。一座法國銅鍍金獎杯款音樂座鐘在5月中旬以103.57萬元高價成交。而另一件“荷加斯兄弟的宣誓”雕塑座鐘則以92萬元落錘。其推出的西洋古董鐘專題整體效果好于預期,所有古董鐘在整個專場鐘成交價排名較為靠前。
6月23日結束的北京榮寶2012春拍,再次推出西洋古董座鐘專題,95%的成交率在這個“倒春寒”的春拍中格外醒目。其中價格最高的是十八世紀英國TIMOTHY WILLIAMSON為中國皇室定制的音樂木鐘,成交價為201.6萬元,這也是整個珠寶、鐘表、煙斗專場中成交價最高的。
鑒賞
器出名門、工藝復雜、走時準確
都是決定古董鐘價值的重要因素
據介紹,西洋古董鐘的范疇是歷史有100年以上,由外國制作者完成的(清乾隆時期廣東、南京也曾仿照西洋鐘的樣式制作了大批各式各樣的座鐘,不在本文范圍之內)。榮寶拍賣(微博)古玩部工作人員鄭里告訴記者,影響古董鐘價值的因素有年代、制作者、功能等幾方面。
最重要的是年代,十七十八世紀是古董鐘技術發展的巔峰時期,很多新技術得以應用,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非常值得收藏。
第二是制作者,頂尖的座鐘制作者很少,英國僅有四五人,比如在這次榮寶拍賣奪魁的音樂木鐘制作人就是堪稱鐘表藝術大師的威廉姆森(WILLIAMSON),他是英國十八世紀一代才華橫溢的鐘表巨匠,1769年到1790年是他制表的黃金時期。威廉姆森的經典大作是帶有會寫中國字“八方向化,九土來王”的銅鍍金寫字人鐘,乾隆皇帝最為喜愛,此鐘現存于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威廉姆森流傳于世的作品寥寥無幾,只限存于故宮或歐洲重要博物館里。據國際古董鐘指南協會統計,在過去的記錄里,市場上出現過的和拍賣過的威廉姆森鐘表只有一兩件。
第三為功能,制作工藝越復雜,功能越多,可以打出的音樂花樣越多的鐘就越值錢。
第四是性能,即能否保持走時良好、準確,音樂動聽,外觀鎏金,部件保存完好。很多歐美家庭也許都還保存著祖輩傳下來的老座鐘,但是有的破破爛爛,有的不能走時,這些都不能成為收藏品。
第五為是否原裝。“原裝“的概念是至少機芯主題沒有被更換、翻新過。海外有很多鐘表收藏俱樂部、交易協會,有這些機構擔保,開具收藏證書的古董鐘比較值得信任。
提醒
等到國內價格體系形成
再入手就有些晚了
目前由外國鐘表大師制造的古董鐘拍賣價格最高的是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以1840萬元成交的銅鎏金轉花西洋童子打樂鐘,是由外國使節進獻給乾隆皇帝的。雖然里面也有一些幾千萬元的古董鐘成交,但是這些都是由宮廷造辦處或國內工匠制造的,和本文探討的西洋古典鐘不是一個價格體系。目前同一時期、同樣水平的座鐘制作者的古董鐘在國內拍場上成交價格平均幾十萬元,而在歐美或香港拍賣估價就能達到800萬元至1000萬元,還競爭激烈。
榮寶拍賣古玩部工作人員鄭里告訴記者,西洋古董鐘屬于西洋奢侈品范疇,這一領域國內藏家少有涉及,而且座鐘這種物件已經遠離日常生活,再加上它們也不能像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等國際大牌每年有巨大的品牌宣傳投入,認識到其價值的不多,購買的也不多,現場競買也不激烈,也就沒有形成一個標準的價格體系。歐美收藏界流傳著“富玩表,貴藏鐘”這樣一句話,在這些古董鐘流行的年代,也僅有皇室貴族才有機會和能力購買,因為古董鐘的后續保養成本較高、途經單一,這是制約古董鐘收藏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進行古董鐘的保養、更換零件的機構,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老師傅能夠完成。
另外,很多外國鐘表廠家會推出一些經典古董鐘的復刻版,國內也曾出現一大批仿制品,而中國缺乏鑒定古董鐘的專業人才,這讓人們在真偽鑒定方面難以把握,不敢輕易出手。所以,選擇由國外專門古董鐘表收藏機構提供,出具證書,會規避一定風險,也算是收藏古董鐘的“捷徑”。
鄭里說,正因為西洋古董鐘的價格偏低,因此正是收藏的好時機。有著精致華麗的外觀、嘆為觀止的制作技藝、將藝術和科技完美結合的古董鐘,未來一定會達到目前獨立制表人作品的價位。等到國內價格體系形成,再入手就有些晚了。另外目前歐洲經濟低迷,使得珍貴的古董鐘能夠流向國內拍場,如果西方經濟一旦復蘇,它們可能就不會再出現了。
觀點
古董鐘一看年份,二看產地,三看材質
天籟鐘行廣州總部董事長魏廣文說:“對古董鐘,一看年份,二看產地,三看材質。其實到最后,最重要的是要看誰的作品,是仿制還是原創,這就包含年份、產地、材質以及鐘所顯示的設計信息。 ”他說,古董鐘隨著歷史的變遷,作為貴族文化載體,在英國盛行后,批量在德國生產。有古董鐘愛好者打趣說,看歐洲大片,出現在總統或王室家里的,一定是英國制造的古董鐘,若是在平民百姓家里的,那肯定是德國制造的古董鐘。
古董鐘工藝堪比鎏金佛
古董鐘私人藏家、廈門謙記古美術館陳姍說:“雖然古董鐘現在是冷門,但它的發展前景很好,因為目前古董鐘的價格普遍被低估了。以它的鎏金技術和雕刻工藝而言,古董西洋鐘的歷史和美學價值其實等同于我國的鎏金佛。不難發現,當下乾隆年代的鎏金佛個個價格不菲。而在雕塑方面,歐洲古董鐘的雕塑工藝可謂精湛,更是目前亞洲工藝還沒辦法超越的。”
■本版圖文來自《鑒寶》、《收藏/拍賣》、《中國收藏》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