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賀天健的學生、山水畫家邱陶峰回憶,賀天健教學生學習歷代名家山水畫風格技法,經常親自開畫稿讓學生臨摹。歷代著名山水畫家的風格、技法,他都諳熟于心,信手拈來,惟妙惟肖。
賀天健是一位自學成才的畫家,學畫山水的過程異常曲折艱辛。他憑著自己的天賦,從明清大家入手,遠追宋元諸流派,博采眾長。
中華藝術宮名家陳列館賀天健專館策展人彭萊介紹,賀天健的山水畫,既有高古的青綠、典雅的淺絳,亦有豪放淋漓的縱筆水墨。他在深研傳統筆墨技法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個性的筆墨表現技巧。他將傳統文人畫超越現實、優游山水的精神,巧妙地與20世紀中國社會巨變中的現實主義要求相結合,賦予畫中的云林丘壑以欣欣向榮的時代氣息。他的作品以明朗蒼秀的設色、潑辣放逸的用筆、沉雄豐盈的墨韻而為學術界稱道。憑藉著雄奇闊達、豪邁偉麗的藝術氣質,賀天健成為賦予傳統山水畫以新意的20世紀大家之一。賀天健重視師法造化,遍歷名山大川,寫生、臨摹、體悟,經過一番窮究極研挑戰傳統的探索與實踐,最終形成了獨特的個人藝術風貌。
賀天健專館依據藝術家創作時間發展脈絡陳列展品,分為“摹古與寫生”“風格的自立”“衰年變法”“晚歲佳構”四部分,展覽紙本作品共計56件。第一部分展出賀天健27歲到47歲的作品,是賀天健臨摹古人、鉆研古法和探索個人畫風的階段。第二部分為他在山水畫上風格的自立階段,主要展出47歲至57歲的作品。第三部分為賀天健衰年變法的階段。1950年,賀天健受聘為中國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開始將西畫的理論技法運用于山水畫實踐,如在山水畫的青綠格調中加強透視和色彩的成分,在意境和布局上加入幻想成分。第四部分為賀天健晚歲佳構。他晚年任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精心培養后學,主講畫史、畫論,書法、詩詞等課程,同時仍堅持寫生,創作了一些實景山水圖。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