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林琳 郭曉昊
翡翠市場真的量價齊跌、身處“嚴冬”嗎?筆者近日走訪全國最大的翡翠加工生產批發基地南海平洲玉器城、肇慶四會國際玉器城及亞洲最大的翡翠集散地廣州華林玉器城后發現,市場總體處于高位盤整狀態,少數高檔品種價格下調四分之一,中低檔產品依舊產銷兩旺。商家紛紛抱團“過冬”之際,不約而同地期待下半年行情轉暖。
現象一
市場人氣變淡,生意清冷
廣東兩大傳統翡翠專業市場包括集散地廣州華林玉器城、深圳水貝珠寶玉器城;加工生產批發基地南海平洲、肇慶四會和揭陽。三大加工生產批發基地與廣州、深圳共同形成“前店后廠”的組合,全國市場中流通的翡翠產品絕大多數來自這幾個地方。
筆者在平洲玉器城看到,幾乎所有的店鋪都已開門營業。盡管大多數店鋪略顯冷清,但市場不乏熱點。在一家其貌不揚的玉器店門口看到,門外蹲著一群買家,時而用強光電筒照亮手中的玉鐲并仔細觀看,時而按動手中的計算器低聲計算;店內的柜臺上鋪滿了剛到貨的一批玉鐲,十幾位買家隔著柜臺邊按計算機邊跟老板娘“眉目傳情”,無聲地討價還價。筆者穿“城”而過時發現,盡管客流量不見得很大,但玉器城里的停車場和街邊都停滿了懸掛著全國各地牌照的小汽車,而來往穿梭的小貨車和私家車也使得主干道略顯擁擠。
在四會國際玉器城筆者發現,市內的天光墟等幾個舊賣場的人氣還算旺,路邊停滿了兩大排摩托車,停車場外還有人在面包車上拉了條“現場賭石、以小搏大”的翠綠色橫幅攬客,但是部分新賣場卻顯得空空蕩蕩,只有寥寥幾個買家坐在柜臺前向售貨員咨詢情況。
“和去年上半年相比,平洲的人氣大減。”平洲珠寶玉器協會會長梁晃林告訴筆者。而四會市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秘書長羅榮儉認為四會翡翠城的情況也與平洲類似,自去年10月起人流至少少了一半,購買力嚴重下降:“2008年金融危機時也沒這么冷清。”
現象二
新鋪招租難,租金持續下降
在平洲玉器城,筆者看到幾個新的商城剛剛開業,門口地上的爆竹還沒來得及掃干凈,但未見多少買家,另有一大片商鋪還在加緊裝修。“去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平洲玉器城已經出現不少旺鋪轉讓了。”梁晃林說,以前平洲玉器城的新商城還沒建好,商家就已經爭破頭搶檔口,像“打新股”一樣先交一部分訂金參與抽簽,才有機會拿到鋪位。
然而近一年多來,翡翠市場嚴冬里最“熱”的平洲也出現“吉鋪”的情況,有的商家把原來的檔口隔半出租,有的商家曾在行情走高時加速擴張,開了多家分店,如今卻只留下一個經營情況最好的檔口作為支點。與此同時,平洲玉器城的鋪租不斷下降。“租金未來還會繼續下調一些。”梁晃林估計。
現象三
公盤參加,人數創新高
據介紹,自2003年起,平洲每年舉行翡翠玉石投標交易會(即“公盤”)交易20余次,筆者走訪時正好碰上參與人數創紀錄的一次。“雖然市場有變,這一次放出來的料卻是近年最多的一次。”梁晃林告訴筆者,本次參加公盤的人數達7000人。在公盤現場,滿場的翡翠原石已被剖開,買家們拿著各種儀器在橫截面上仔細研究,或謹慎地低聲商量價格。
玉田山房老板岳民權告訴筆者,去年12月平洲的公盤整體價格出現小跌,不過好料價格還是依然不低,本次提供公盤貨源的云南礦場老板愿意賣好貨,主要是因為市場境況變差,想放出好料以拉動市場。
“很多人都說翡翠行業存在暴利和泡沫,主要是因為外界對于近年來翡翠的價格連番暴漲深感不安,但其實大部分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每個行業都存在優勝劣汰。”岳民權坦言,翡翠行業的“賭石”既存在一夜暴富,也不乏“一夜暴貧”,“買下100萬元的石頭開出來值1000萬元是暴利,當事人可能點鞭炮大肆慶祝,唯恐別人不知道,但遇到買下1000萬元石頭開出來只值100萬元甚至更低時,則只能‘打落牙齒往肚里吞’;有的人昨天還開著奔馳寶馬,但過了一天就有可能破產倒閉。”
分析篇
高檔翡翠成交量小,盲目投入風險大
2010年中高檔翡翠從此前每年平均漲價一兩成突變為價翻數倍,靠的是什么?梁晃林認為,由于各個領域的商人攜熱錢大肆進入翡翠行業,使得投機行為激增,甚至出現借錢囤貨博升值的現象:“正經加工、銷售的利潤有限,囤積居奇的卻暴富,更加助長了這種勢頭。”此外,經營者隊伍的不斷壯大及緬甸開采玉石成本的逐漸增高,都推高了翡翠的價格。“緬甸的工地上隨處可見全世界最先進的各種挖掘機,為了加大開采量,他們甚至把整個山頭直接移走再深挖洞。”
梁晃林也坦言,翡翠市場自去年年初起已現蕭條,去年下半年則尤為明顯,交投淡于往年,特別是“有種有色”的高檔翡翠銷量萎縮。“不過,整體行情并未如某些媒體此前所說的‘過山車’或‘崩盤’,而是處于高位盤整期,只有純白色玻璃種和冰種的翡翠毛料和首飾整體價格各出現25%左右的跌幅。”他表示,高檔翡翠存世量有限,賣家惜售,而低檔翡翠反倒出現產銷持平的現象。“中高檔產品之前可能有30%-50%的利潤,現在就采取薄利多銷策略;‘大路貨’成本很低,商家也不怕在這個時候入貨。”一位玉器店檔主告訴筆者,“現在在平洲玉器街,單件玉器也可以批發價出售,打折力度比前兩年明顯。”
“市場出現階段性調整,除了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外,盲目投入重復建設也是原因之一。”梁晃林說,近幾年全國各地都借發展文化產業之名大搞雷同建設,珠寶玉器商城遍地開花。一哄而上的結果就是出現商城倒閉潮,而云南瑞麗、騰沖及揭陽的新建商城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招租難。另據介紹,為了扶持翡翠產業,四會地方政府對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和檔口給予了減免稅費的優惠。
預測篇
整體行情下半年或可回暖
“翡翠的需求客觀存在,不會因為這次行情調整而陡然消失,有投資價值的品種始終會漲,只是目前大家都在觀望。”面對“嚴冬”,四會鴻源玉器老板張國強絲毫不擔憂,“翡翠總體價格在經歷了前兩年的瘋狂后處于高位調整,現在處于過渡期,也正好讓各方放慢腳步、冷靜下來。”據介紹,四會的個體戶近兩年紛紛抱團經營,合伙進貨、投標,這樣可以把資金、技術和市場份額集合起來,達到“1+1大于2”的效果。“不同的生意伙伴人術業有專攻,可以做到優勢和經驗互補,況且不抱團的話,現在連中標拿石頭都很難,福建和揭陽的商家早就這么做了。”他表示,想賺快錢的人在這一波調整中肯定是最先被淘汰出局的:“這樣也好,把毒素排除,留下健康的細胞使市場得以良性發展。”
羅榮儉預期今年下半年翡翠市場有可能開始回暖,不過他似乎并非有絕對的信心,反復強調這只是行內共同的“愿景”:“四會翡翠產業必須轉型升級,具體來說就是打造高端品牌、發展本地玉器文化。今后我們希望大力推廣四會‘原產地’品牌,結合現有的‘民生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梁晃林說,去年初以來,經濟大環境首當其沖影響了珠寶翡翠首飾行業,個別翡翠品種如玻璃種、冰種等翡翠毛料和成品由于之前上漲過快,售價有所回落,如今已經調整到位。“通脹因素使高檔翡翠價值遠超黃金,供不應求,而目前原產地開采成本越來越高,緬甸翡翠原石進口中國內地的綜合關稅又居高不下,國內翡翠加工用工成本和營銷成本也逐年攀升,這些都令翡翠毛料與成品的批發零售價格已無下跌空間。”他認為,體積小、價值大、便于攜帶收藏,既可美化生活又可保值升值的珠寶翡翠首飾市場將會回暖,穩中有升乃至產銷兩旺,價量齊升將會重現,翡翠行情將繼續步入上升通道。
業內聲音
讓全行業“打個冷戰”很有必要
如此樂觀之余,眾多業內人士也并沒有逃避翡翠產業所面臨的問題,“洗牌”勢在必行。“洗牌”總是尾隨行業過快的規模膨脹而至,翡翠行業也不例外。當翡翠市場開始進入暴漲通道時,各路資金蜂擁而至,各有所圖。有的進入加工生產銷售環節,有的炒原石,還有的炒商鋪……總之,一切能夠短期獲利的行為都被奉為成功準則。
翡翠行業的暴富神話令很多投機者寧愿相信一件幾萬元的玉石原料可能瞬間使自己變成千萬富翁,而不顧一切風險投身其中。“讓全行業‘打個冷戰’清醒一下實際上很有必要。”羅榮儉認為之前翡翠暴漲的確令一部分人失去理智甚至利欲熏心,而行情的階段性回落將把泡沫擠掉,有利于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他建議,自有資金充裕、眼光獨到的經營者現在正是抄底入市的好時機,可以為未來進一步擴大生產做準備;而資金流較為健康的成熟企業,則可以借機完善企業內部的管理,豐富工藝技術,發展客戶,開源節流,為新一波行情的到來儲備好“彈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