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田芳 實習生 胡謙
鎮店之寶
站在鄧怡芳鄧掌柜的吉祥堂外,一眼掃過去,大大小小的七八方硯臺闖入眼簾。方正的大硯臺、巴掌大小的橢圓硯臺,樸實無華的、雕刻精美的都有,其中一方配有紫檀木盒的端硯格外引人注目。整個硯臺大小適中,蓋上紫檀木盒子時,便能感受到這方硯的凝重和樸實;打開木盒,端硯上雕刻的一個吞云吐霧的龍頭便顯現出來,線條清晰,玲瓏浮凸,靈氣十足。掌柜鄧怡芳介紹道,“這方端硯是民國的東西,是我朋友的祖父傳下來的。他爺爺以前是畫畫的,父親也喜歡畫畫寫字,雖然他在這方面沒有特別的愛好,但珍藏著這方硯臺,畢竟是祖輩留下的一份念想。”
硯臺與筆、墨、紙作為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材料豐富多彩,除了用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松花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做硯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共幾十種。但自2000年開始,所有端硯坑口因禁采而停止開采,現在銷售的都是以前開采的硯石,賣一塊就少一塊。故端硯的收藏價值也越來越高,升值潛力越來越大。
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于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的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好的端硯,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汽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氣研墨之說。而一方端硯的問世,更要經過從探測、開鑿、運輸、選料、整璞、設計、雕刻、打磨、洗滌、配裝等十多種艱辛而精細的工序。
“玩收藏主要還是清閑,修身養性。”鄧怡芳說。除了硯臺,書畫、瓷器、玉器等鄧怡芳都有經營,在她的店里,還能看到文物鑒定知識的資料,但是鄧怡芳表示,“資料是很多,但還是對實物比較感興趣。”
慧眼識寶
六招教你辨別端硯真偽優劣
記者 田芳 實習生 胡謙
在古代,文人墨客都以擁有一方好硯為榮,作為四硯之首的端硯更是備受喜愛。近年來端硯行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全國各地購買端硯送禮、收藏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購買端硯的人并不真正認識端硯。端硯硯石開采歷時長久,坑洞、石品頗為復雜,又有不少硯魚目混珠。如何鑒定端硯真、偽、優、劣?六招幫你解決問題。
一、看顏色。端硯中,石色紫中帶藍是最好的,在陽光下或放在水中看石色最為明顯突出,其次是紫帶青和紫帶赤。除紫色外,還有白、青、綠等顏色。
二、觀石質。一般選購端硯先由質開始,好的端硯石質可永遠保值,石質細潤、堅實的為佳。
三、感重量。端石為沉積巖輕重適中,上手時有滋潤之感;若感到太輕或太沉重,有枯燥之感覺,均有偽品之嫌。
四、聽聲音。端硯叩之聲音較小且悶啞,不像其他石硯叩之聲音帶脆帶響。
五、用指按。用手指按硯臺1秒鐘,端硯上就會有“水汽”形成的手指痕跡。
六、呵氣。靠近端硯呵一口氣,硯上就會凝聚一薄水層,用指一抹可見凝聚水的多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