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我師著名畫家蒯大江
沈向然
啟蒙恩師蒯大江先生已屆古稀,今年又恰逢其從藝五十周年。為此,眾多熱心的弟子商定,9月7日假座浦東“吳昌碩紀念館”以蒯師為主,眾弟子參與,舉辦一屆隆重的畫展,以示慶賀,取名“水墨傳承――蒯大江師生書畫展”,有蒯師和他的四代學生作品同場現展,這也是弟子們為報答師恩的一次集體活動。
我初識蒯師并拜為師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時光荏苒,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了。記得那時還是“文革”時期,我上中學,由于無書可讀,便潛心學畫,很想師出有門,學業有進,就有意拜師學畫。無意間同學中有人提及他已跟時在上海工藝美校任教的蒯大江先生學畫,我恍然他技藝精進如此之快,于是便央請他也能薦我拜蒯師學畫,幾經周折,終于有機會登門求教。我自知少年志大才疏,只有虛心求教,才能學有長進,而我真正正規學畫也應該從蒯師教畫那天算起,蒯師是我真正的啟蒙老師。記得那是個春節臨近,天氣十分寒冷的冬天,在同學的引導下,一起叩開了蒯師不大的房間,見蒯師正忙著洗衣、洗被,知道蒯師平時住校,不大在家,回家后是幫著做些家務。見我們來,就放下活要我們坐下,我初見蒯師,也不敢多說話,經同學介紹,蒯師也不見外,便審看起我們的習作。我那時初習水墨,以芥子園畫譜為典,亂畫一氣,十分幼稚,蒯師并不因為我們是幼稚的孩子畫而不屑一顧,而是認真地邊看邊耐心指導,他那平易和藹的樣子,一下子消除了我敬懼的距離感。
蒯師重生活,擅寫生,他一直以畫理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為銘勉勵自己,也激勵我們。我擅長寫生,一半是受他的教益,我曾有幸目睹蒯師的寫生小品畫,可謂幅幅精品。蒯師每日筆耕不輟,陶醉于名山大川、湖沼濕地、潺潺流水之間,在造化中苦旅,在筆墨中思索,足跡遍布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在山水間尋求真情的“感動”,同時他又將這“真感動”融入到自己的筆墨之中,而他的每幅畫都是他的真性情的真實流露。近期蒯師尤其陶醉于徽州文化的深邃和燦爛,徽州古民居那種臨溪而筑,高大雄輝,深藏傳統文化底蘊,又極具特色的建筑又成為他創作的不竭之源,經蒯師反復構思,充滿詩意的徽州古民居繪畫系列一經面世,就廣受稱道。這次畫展中蒯師展出的數幅徽州民居畫,極其精妙,是他繪畫中的一大特色。
蒯師在做人上,待人至誠,不善言辭,生性淡泊,遠離世俗。雖成績斐然,桃李天下,但從不以名流自居而從者如云,他曾感言:“門下弟子脫穎而出,足矣!”
我們期盼蒯師更有從藝六十年、七十年,乃至……屆時,我們一定以更隆重的方式來慶賀,來紀念!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