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謝玲
“花小錢,撿大漏”恐怕是不少藏家最渴望的經歷。前不久,一位藏家珍藏多年的元青花瓷瓶被圈內專家鑒定為高仿品,讓不少藏家感慨不已:瓷器收藏該怎么玩?
“億元”青花瓷瓶僅值百元
8年前,武漢的高先生在安徽合肥出差時,路過古玩市場遇到這件鬼谷下山圖案的青花瓷瓶,當時老板叫價1萬元,經過一番砍價后以6000元的價格成交。
不久,高先生將瓷瓶送到北京的一家鑒定機構,該專家仔細看過后認為這是一件元代青花真品,市場估價過億元,拿到鑒定證書后,高先生花2000多元買了一個保險箱專門放置。
半個月前,國家鑒定估價師熊勝華鑒定,高先生的這件青花瓷瓶是一件現代高仿品,價值僅在100元上下。高先生大為驚訝,拿給其他專家鑒定,也被認定是仿品。
民國民窯瓷器仍可撿漏
元代青花瓷在市場上難得一見,并不代表古玩市場中已經無漏可撿,也有眼力好的藏家一樣能花了小錢買到了劃算的瓷器。
不久前,武漢市民陳女士家里的一件青花瓷經專家鑒定,是民國時期民窯青花瓷瓶,市場價在1.5萬元左右。陳女士十分高興地道出了收藏經歷,這件瓷瓶是她父親三年前在香港路古玩市場中淘的,當時僅花了8000元,如今價值將近翻了一倍。
熊勝華介紹,民窯瓷器成交價一般是幾百元、幾千元,高的數萬元。對于瓷器愛好者來說,不如從存量更大的民窯瓷器收藏入手。
藏友可先從瓷片玩起
對于眼力不夠、經費不多的收藏愛好者來說,收藏專家介紹了一個入門的好方法:先去古玩市場中買破損的瓷片。
“舊瓷片雖殘缺,但它的制作、繪畫藝術仍然是高水平的,代表著一個時期的工藝水平。各時期瓷片相當于一本字典,能幫助收藏者少走彎路。”熊勝華介紹,買瓷片要看窯口和品相。瓷片胎釉保存好、磨損少,青花發色能清晰、釉上彩料保存完好、帶有款識或銘文的瓷片收藏價值更高。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