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偉忠
中國的傳統國畫近年來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許多名家書畫作品價格屢創新高。但還有一種同樣是由名家創作且存世量也較為稀少的“黑馬”書畫品種,尚未引起市場足夠的重視,這就是別具一格并具有很高升值潛力的月份牌畫原稿。
月份牌畫的誕生
月份牌畫又稱月份廣告畫。月份牌的誕生源于近代中國門戶洞開后,外商致力于洋貨傾銷的廣告宣傳形式。洋商們起初企望以西洋畫片來推銷其產品,然而收效甚微,于是便改用符合中國傳統審美趣味、類似于年畫的形式,突出民俗內容,如“八仙上壽”、“滬景開采圖”等。在畫面適當的位置標有商品、商號與商標,并配以中西對照的年歷或西式月歷(由此產生“月份牌”這一稱謂),贈送給顧客。
這種形式新穎、寓意吉祥的月份牌一經問世,其別具韻味的藝術表現手法便贏得了人們的喜愛,于是精明的中外商家紛紛仿效,月份牌很快就風靡全國各地。當時,香煙廣告畫在“月份牌”中占到60%,其中以英美、南洋兄弟和華成3家煙草公司印發量最大,其次是保險行業。由此吸引了不少畫家專職從事月份牌畫創作,這些畫家原來都有一套很高的本領,有的是從畫中國畫轉行過來的,他們就用勾線加色彩來畫月份牌,這方面有周慕橋、丁云仙等;有的原來畫水彩畫,他們就用水彩畫來畫名勝古跡風景月份牌,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徐詠青等,以后又涌現了鄭曼陀、胡伯翔、金梅生、杭稚英、李慕白、金雪塵、謝之光等一大批月份牌畫家。這類名家當年所畫的月份牌印刷品經過了數十年市場的洗禮,留存至今的已較為稀少,至于名家的月份牌畫原稿在今天更是鳳毛麟角,顯現出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旗袍美女”月份牌粉絲眾多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穿旗袍時裝的美女,開創了月份牌畫的鼎盛時代,因而月份牌又俗稱“美女月份牌”。20世紀20年代末,身穿倒大袖旗袍的清純女學生,可說是月份牌中的常客。30年代是月份牌創作豐盛時期,畫中美女大都表現為珠圓玉潤、柳眉鳳眼的時髦女郎,當時的電影明星胡蝶、阮玲玉、黎灼灼等都曾作為模特走入月份牌畫中。“美女月份牌”之所以在當年大受歡迎還在于當時絕大部分的月份牌畫印刷都十分精美,色彩尤其鮮艷,其視覺效果和經濟效益大大超過傳統木版年畫,以至于月份牌畫得以長盛不衰。
新中國成立后,許多畫家還繼續采用月份牌的畫法,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年畫。但在“文革”時期月份牌被視為“四舊”而遭到禁止。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賀年卡、臺歷、掛歷的流行,月份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月份牌畫原稿極具升值潛力
月份牌作為一種民族繪畫形式,記錄著一個時代的歷史與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國內收藏月份牌風氣形成較晚,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目前,我國專門收藏月份牌的人也不在少數,月份牌成了一種較為搶手和難覓的收藏種類,且價值不菲。月份牌印刷品的價格也呈日漸上揚的趨勢,只要品相八成以上的,售價均在百元以上。
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早期的精品月份牌畫原稿更是受到了藏家的熱烈追捧,其根本原因在于月份牌畫原稿與中國書畫等傳統藝術品相比,價格要低得多。同時,月份牌對我國的近代史、繪畫史、商業史及煙草、服飾、戲劇、影視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和很高的觀賞價值,且存世量又少,其未來的升值潛力不容小覷。在2005年北京榮寶齋(微博)春季拍賣會上,謝之光的《孔雀》原稿破天荒地以132萬元的天價成交,令人驚嘆不已。
在月份牌原稿不斷走俏的同時,贗品也日益猖獗。買家千萬要仔細識別,謹慎從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