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末,“《鑒多識廣》故宮(微博)、首博專家走進江門大型鑒寶活動”在江門市政協書畫院美術館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1000多人進場。據了解,本次活動是由江門市政協書畫院美術館、江門市古玩協會、香港中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三方聯合,持續兩天。
類似鑒寶活動對于江門興旺古玩行業,打響文化品牌意義多大?曾經走在珠三角前列的江門古玩市場,如今又是何種境況?記者進行了深入走訪。
現場
愛好者不遠千里追專家
本次活動主辦方邀請了來自故宮、首博的專家,三位老師都是央視《尋寶》欄目的鑒定專家,成為活動一大視點。有許多愛好者不遠千里趕到江門,都是沖著這些老師來。
周六上午活動開幕后,整個書畫院的大廳里便人頭涌涌。每個人在排隊進場后,都小心翼翼地打開箱子,里面“寶物”都還包了幾層牛皮紙。活動前一天從內蒙古趕來的榮女士,一家三口提了兩個行李袋和抱了個木箱進場。一家三口分成兩路,分別找了擔任瓷器和雜項方面的兩位鑒定專家進行鑒定。從鑒寶室里出來后,女兒抱著箱子高興地和她說“兩件都入圍”。然后三人開始商量要不要開鑒定證書,因為按規定由專家簽發鑒定證書還要交幾千元。“他們帶去的都入圍,我帶著去鑒定這件沒有入圍。”她坦言道,對專家很滿意,即使是遭到否定,也只作為參考意見,“我們作為收藏者,也有我們的想法和看法,因為我們玩收藏三十年了,摸的東西也是比較多的。而且這些都是比較貴重的東西,買回來時價格不菲”。
同樣從江西趕來的陳先生帶了幅字畫和玉墜過來,在鑒定完之后便匆匆忙忙趕回去。“專家都講得不錯。”他說,自己不玩收藏,幫別人帶過來的,也主要是沖著這幾個老師名氣而來。而來自廣西的陸先生帶了六七件瓷器過來,有祖傳的,還有自己淘寶的。“主要想鑒定是真是假,也學習學習。”其所帶的藏品在鑒定過后,幾乎一半是贗品,專家建議他“多看多玩”。
據悉,本次活動兩天鑒定物品6000多件,其中陶瓷類最多,占了3/5。活動最后,還評選出4件民間國寶。
到底在鑒寶中,有多少屬于贗品?書畫鑒定專家劉巖表示,沒有做具體的統計,但是鑒寶活動大致上百分之七八十屬于贗品可能是一個貼近的數據。而他一再表示,并不能因此得出鑒賞或收藏的水準很低的結論。“不是所有拿來的都是古物,有的人拿來就是想為了讓你看看。”他說,感覺江門收藏者的心態還是很好,“相對而言,沿海地區的思維開放性還是很好,所以對保護的認識也是一種開放心態”。
探討
鑒寶活動對于文化發展意義何在?
“很多人沖著專家來,就像粉絲追明星一樣,所以才有不少人專程從外地趕來。”江門市古玩協會會長劉鉅銘表示說,聯合搞這一活動主要是希望讓更多的古玩家和市民都能大開眼界,同時豐富收藏知識。
對于此次活動,劉鉅銘一再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平臺加強收藏愛好者之間的交流。“江門的收藏近幾年開始興旺,但還是比較落后。不管所帶來的藏品是真是假,希望市民有個交流的平臺。同時能夠有個好的心態,能以愛好的心態去收藏。”他說,搞展覽、講座,主要想豐富江門收藏愛好者的知識,也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對于此次的鑒寶活動,江門市文化新局也很認可,并表示贊賞。江門市文廣新局局長廖振明表示,在文化發展這塊,公共文化一定要靠政府,而像這種活動主要是市場主導,但政府對活動也是支持的,為之提供了場地。他也覺得可以多搞這種活動,認為可以聯合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公共文化建設。
“文物不是收而藏之,而應該是教育大眾,應該是大家共分享。一定要拿出來在博物館里展覽,這一方面讓江門市民看到什么是好東西,另一方面相信收藏家看到自己的收藏品展出來也會得到一絲滿足。”劉巖表示,這種活動為收藏者提供交流平臺,也提高老百姓的文化水平。
延伸
古玩市場零散亟需規范化經營
江門的古玩市場有很多,但是都很分散。上周日,記者走訪了江門范羅崗、中心市場、潮江路等地的古玩市場。周日是范羅崗古玩市場最熱鬧的時間,到12點過,攤主收檔后,一切又恢復了平靜。而整個周日下午,各古玩市場都十分冷清,門可羅雀。
在范羅崗開古玩店的黃先生做了十多年古玩買賣。他直言,實際上商家都不容易,生意都不是靠散客,都有交易渠道,搞店面也是想給人誠信的感覺。“我們這些經常要跑北京、上海這些地方去學去看。我每天收鋪后,晚上都會花4個小時上網與大家交流。”他說,這兩年整個市場開始有點起色,但是今年又不好了。對于江門規劃建立古玩城整合散亂的市場,他直言道:“我都聽講了6年。”他也表示,即使建成后,也未必搬過去,因為在這行久了客源都基本固定,都有自己的渠道。
盡管商家未必都認可古玩城,但據了解,江門已決定在陳白沙紀念館旁邊由白沙集團和新會幾個企業家合資,開建白沙古玩城。“江門現在的古玩市場東一塊、西一塊,沒一個正規化市場,所以才提出建古玩城。”劉鉅銘透露,古玩城將在明年開工,預留了1000多個攤位給古玩商家。他認為古玩城建成后可以帶動江門古玩的發展,“整個市場綜合在一起,品種齊全。而且至少提供給收藏家和愛好者以及賣古董的商家一個正規的市場”。
對于古玩城,鑒定家劉巖則表示,把古玩聚一塊集成一個大賣場,其實各個城市都有的。“現在很多一線二線城市都有古玩城,甚至不止一家。社會富足了,老百姓文化提升了,對古玩的求索欲望肯定更強烈,所以江門建古玩城也是順應情理。”
南方日報(微博) 記者 陳春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