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一位朋友DanielGrossman開始在美國銷售歐洲經典油畫,重點是歐洲19世紀作品。3年后,他又開始將這些油畫賣往日本。30年過去了,不僅美國有大批藏家收藏有這些歐洲經典繪畫作品。在日本,歐洲經典油畫更是盛行至今,80%藝術購藏者都擁有這類藝術品。我們相信經典西畫的下一波行情就在中國。”美國私人藝術交易商協會創始人之一的麗莎·席勒(LisaSchiller)在“Classic簡”經典西畫沙龍新空間開幕式上如此告訴記者。
6月30日晚,在“Classic簡”經典西畫沙龍上海花園飯店新址開幕式上,記者采訪到了特別前來考察中國藝術市場的美國紐約蘇富比(微博)拍賣行前19世紀油畫部主管蘇珊·博多(SusanBodo)和美國私人藝術交易商協會PADA(PrivateArt DealersAssociation)創始人之一的麗莎·席勒(LisaSchiller)。對于經典西畫的東進之路,她們表示出了極大的信心。
西畫行情將在中國興起
麗莎·席勒和蘇珊·博多兩位女士不僅是美國研究歐洲經典油畫的資深人士,而且共同經營了一家畫廊達27年。該畫廊名為“Schiller&Bodo”,專營19世紀歐洲經典油畫,作品創作時代跨越1850年至1970年的120年,包括法國學院派、現實主義、后印象派等藝術流派代表人物的作品,涵蓋靜物畫、風景畫、人物肖像等繪畫門類。
她們表示,之所以專營1850年至1970年間的歐洲油畫,關鍵是因為這個時期的作品大部分都在歐洲私人藏家和畫廊手中,而1850年之前的作品市場上很難見到,大部分在美術館、博物館手上;另一方面,這段時期的作品價格也比較合理,能讓藏家非常容易地進入經典藝術的收藏領域。這么多年來,這些作品的市場都在穩步成長。不過,他們指出,在這個領域難的不是找買家,而是要想找到高品質的作品很難。
但他們相信,繼美國、日本、俄羅斯之后,中國將是歐洲經典西畫下一波行情的所在地。她們認為,她們強調,在中國推行經典西畫,并不是以數據去說話,盡管其保值性和增值性是毫不質疑的,但是買藝術品不是為了靠它們賺錢,而是一種由衷的喜歡。這是她們的初衷。
經典西畫在于專家經營
作為中國第一家專營西方18世紀-19世紀經典油畫的“Classic簡”創始人周莉(Jennifer)坦言,一直以來“Classic簡”的最大心愿就是為客戶創建一種悠然自在、高雅華貴的沙龍觀展方式。這樣的理想必然需要一個能承載這種感受的空間。5年了,這個愿望她總算實現。這是一幢獨立建造于花園飯店中央草坪之上,隱蔽于綠樹成蔭之下的白色兩層小洋房;屋內四壁懸掛著以19世紀歐洲經典油畫為主的包括巴比松畫派、荷蘭畫派等重要時期的藝術家代表畫作近20余幅,如查爾斯·雅克的《林邊牧羊》、羅薩·鮑赫爾的《牧場上的牛羊》等等。屋內由19世紀歐洲古典家私精心裝點,客人們伴隨曼妙的音樂,手持醇香美酒,盡情享受著女主人精心營造的優雅氛圍。周莉表示,之所以如此精心雕琢空間內的每一處細節,就是。因為西方經典油畫的審美本就需要與之匹配的情境,因為美術館嚴肅而壓抑的觀展方式讓觀者難以獲得應有的審美愉悅。而且,這里將是“Classic·簡”在中國的長久駐足之地,這里將有規律、有深度地舉辦藝術鑒賞和交流活動
周莉表示,將西方經典油畫介紹到中國來,最大的挑戰其實就是甄別贗品。要避免將贗品帶到中國,專家團隊的組建很重要。因此,她特別聘請學院專業人員對展示的每一件作品進行研究,與國外專家合作,認真落實作品的每一個細節。而蘇珊和麗莎這兩位在美國經典油畫收藏領域的專家正是她們引進名家名作時的咨詢顧問。
除了專家資源,周莉表示她只和國際上經營經典油畫的頂級畫廊合作,這些畫廊的行業信譽是作品的絕對保障,包括比利時百鶴高(Berko)畫廊、荷蘭諾曼(Noortman)畫廊、荷蘭阿姆斯特丹薩羅蒙·麗麗安SalomonLilian畫廊以及巴黎古典油畫界的翹首斯米特(GalerieSchmit)畫廊等。這些畫廊都是歷經歷次經濟危機、藝術市場寒流而不倒的百年畫廊。周莉認為,除了他們自身有一套成熟的運轉機制和規避風險的策略之外,經典油畫市場的穩定才是主要原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