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介石生前經常佩戴“青天白日勛章”到各地巡視.
據臺灣報道,號稱是蔣介石在1930年獲頒的“特壹”編號“青天白日勛章”今天(24日)在香港拍賣,底標價為280萬元港幣(新臺幣1800萬元),雖然勛章真偽遭臺當局防務部門質疑,但斯賓克拍賣行昨(23日)表示,目前已有10多人探詢,無人質疑真實性。
據了解,臺當局“總統府”曾遍查與勛章有關的文獻資料,因資料佚失,發言人范姜泰基昨天只表示,“青天白日勛章”已隨蔣介石入殮,但因年代久遠,其中細節已無法查證。
臺防務部門官員則強調,“青天白日勛章”是至高的榮譽,一個人一生只會授頒1次,每枚勛章也都有記載功勛、編號的證書,但是蔣介石的“青天白日勛章”,由于獲頒時間久遠加上要時常佩戴,不排除為保存原品,另由官方制作復制品的可能性
不過當媒體記者詢問臺灣方面,蔣介石的“青天白日勛章”有無可能不止一枚時,當局“總統府”謹慎地說,就“府方”所掌握的現有資料,很難回應這個問題,也無法證明“特壹”編號的勛章為蔣介石所有。
今天將出席拍賣會的收藏家祝康明說,經他鑒定,這枚“特壹”編號的“青天白日勛章”,確為蔣介石在1930年獲頒的真品,他也比對蔣生前佩戴勛章照片,兩者是吻合的,加上他日前公布的“主席蔣所受勛獎章一覽表”檔案文件,號碼項填的是“特”,也載明1930年“國務會議決議送呈”及“2月24日主席佩帶”,都可證明這枚“特壹”勛章,確實是蔣任國民政府主席時獲頒的。
而在日前香港舉行的記者會上,祝康明也表示20年前在臺灣蔣家,曾看過這枚“特壹”勛章,媒體詢問當時是誰擁有此枚勛章?祝只說有一名蔣家男子在場,但不愿說出姓名。
至于臺防務部門認為要有證書才能證明勛章為真,祝康明昨表示,臺防務部門既然說蔣的勛章已在大溪陵寢,為何不直接拿出證書佐證?他強調,一個人一生雖只能獲頒一次“青天白日勛章”,但若有諸如遺失等因素可申請補發,且在1995年以前,臺防務部門對過世的“元勛”,都會依慣例新制一套生前獲頒的勛章給家屬,作為入殮或紀念之用。
祝康明還指出,不管是大溪陵寢或曾在“國史館”展出的蔣介石“青天白日勛章”,因為是官方所制的當然都是真的,但一定是后來新發的,絕非1930年蔣介石獲頒的那枚勛章。
斯賓克拍賣行香港副主席李安娜表示,臺當局既說真的勛章在大溪,為何從沒派人來鑒定,在島外若有當局領導人物品要拍賣,當局都會派人來了解。
蔣介石勛章為何流落在外?李安娜昨說不清楚,她指出,目前沒有接到臺防務部門或蔣家詢問的消息,但“蔣家或臺灣應把這枚勛章標回去,畢竟蔣介石是很特別的歷史人物,這枚勛章有歷史意義。”
但臺灣黨政人士昨指出,“青天白日勛章”頒授后,即屬個人所有,若要由當局買回,情理法上都不合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