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晚清洋務運動南北商務往來的歷史見證
本報訊(記者 紅珊)近日,一塊帶有“江南機器局”模印字樣的機制耐火磚在唐山被發現,成為晚清洋務運動南北工業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這塊老磚是唐山一位收藏愛好者黃先生近日偶得之物,據說是在唐山市區某拆遷工地發現的。此磚長約22厘米、寬約11厘米、厚約5.5厘米,正面有“江南機器局”的模印字樣。磚體經高溫煅燒呈古銅色,磚角等處有破損,有著明顯的使用痕跡,雖盡顯歷史滄桑,但字跡仍很清晰。
史料記載,1865年9月20日,李鴻章在上海設立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又稱江南機器局、上海機器局,這是清政府洋務派開設的規模最大的近代軍事企業。江南機器局至1917年更名,后稱江南造船廠。洋務運動后期,清政府為適應各種官辦企業對煤炭的需求,1878年成立開平礦務局(開灤礦務局前身)。1881年,開平礦務局唐山礦一號井建成并出煤。
精于文物研究的黃先生說,按照“江南機器局”這一名稱的使用下線1917年計算,這塊老磚至少已有95年的歷史。由此可以得出兩種推斷:開平礦務局建礦初期,所需部分耐火磚有可能是江南機器局提供;江南機器局從開平礦務局制磚廠或陶成局(唐山第一家陶瓷作坊)等窯場定制耐火磚。不論是哪種可能,這塊磚都是洋務運動時期南北商務往來的歷史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