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陳鴻銘、王薇、黃麒霏
雖然在金字塔尖藝術家的作品被炒得天高,但這些80年左右出生的藝術家還是踏踏實實地在低頭畫畫,他們立足于自己發現的美麗世界,著迷于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和刻畫。呈現出的作品也令人不禁會想象他們十年后,會帶給大家什么樣的作品。
陳承衛(微博),這位自小在東南沿海成長學習的青年寫實藝術家,對于歐洲古典油畫技藝有著很濃厚的興趣。陳承衛自己也表示最開始學畫時,就是以大師的作品作為學習的典范,如倫勃朗、魯本斯、維米爾等,這些古典大師的作品無論大小和內容,都相當的出彩,每個細節也都是。而陳承衛本人覺得,對于這種歐洲古典油畫技藝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他很迷戀那種有層次感的、有制作感的繪畫過程,每個步驟都環環相扣,旨在最終虛擬畫面的形成,包括古典技法的用色用油,都讓他很迷戀。
而新古典寫實藝術最吸引他的地方也就在于——“新”!它是在繼承古典的基礎上的所做的“新的擴展”,當然我們可以在不重復前輩的畫面上,做自己想做的畫面,嘗試著用年輕人的藝術審美去畫屬于我們的東西。新古典其實包含了現在的時代特點,從服裝和家具都可以感受的到新古典的時代特點。然而對于今后寫實藝術,創作方法和手法是不會變的,技法依然是新古典的手法,至于畫什么,只要是跟內心相通就一定是可行的。
如果你關注陳承衛的微博,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很注重生活品質的青年藝術家,他會經常逛菜市場,自己煲湯,做飯……“生活就是過日子加創作,只有熱愛生活才能畫出積極有愛的作品”,陳承衛在接受采訪時候說,“會生活的人才能畫好古典寫實,否則按捺不住,就會浮躁,這樣的日子畫出來的畫也會浮躁,生活的干凈平靜,作品才能讓人看到寧靜的美。”在當下的社會這樣的文化語境下,社會五花八門,包羅萬象。陳承衛自己也表示,其實畫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時代還能有自己的追求,不隨波逐流,藝術永遠不會過期,古典更是如此,當所有人都去從事于時尚前衛潮流有關的事情時,你所從事的越踏實越深入,
你才會顯得越發珍貴,優勢就是物以稀為貴,不足就是與潮流背道而馳。
《當代藝術》:在進行寫實油畫藝術的創作過程中,自己最迷戀的是什么?
宋洋:讓我一直有興趣的就是在畫畫的過程中交織在每一張畫里各種各樣的關系,每一種關系都有它們自己的一個平衡點,需要你去尋找、體會、揣摩,尋找的過程也就是逐漸深入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時間也就在這當中不知不覺的過去了。碰到困難和問題,通過努力把問題解決了,這又是最高興的時候了,苦與樂并存其中吧!
《當代藝術》:您在每一次寫實油畫藝術創作過程中,最想傳達給外界的是什么?
宋洋:我想盡力傳達的是對生活積極一面的向往,想把生活中美的一面記錄下來,可以理解成畫面中的模特描繪的是我,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如果能夠產生共鳴那是再美好不過的事情,我在這方面還有很多不足,但我的目標是這樣的。
《當代藝術》:對于將來寫實油畫藝術的創作,您自己規劃是什么呢?
宋洋:靳先生在他的講座上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大概是他說自己畫了這么多年的素描,感覺畫到六十歲的時候,才算把素描上的問題比較徹底的解決了。西方大師的作品在每個時期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都會對自己有不同的影響,都需要自己去不斷的學習和研究。
《當代藝術》:聊聊最近創作《一縷辰風》時候的狀態吧。
宋洋:《一縷辰風》這張畫中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深入和調整的時間都相對長一點。畫中的女孩當時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輕、美麗和樂觀,畫的是她,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一種精神狀態,每個人每天都是新的開始,都應該充滿希望的去努力進取吧,這大概就是這張畫想要表達的東西。
第一眼看到林大陸的作品給人最深的感受是自然質樸、與無可言喻的感動,以致對畫中人物生發出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那些淳樸人物的姿態與眼神、那些生動真實的生活場景被畫家用寫實手法精準地捕捉并展現出來。
從身邊生活畫起
林大陸的筆法穩健,畫風、色調都給人一種沉穩內斂的感覺。在談到如何走上寫實這條道路
時,林大陸坦言這與他的性格有關,“在生活中我也是喜歡一些沉穩厚重,不流行,永恒的東西。”如果說這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他將此歸結為幾千年的民族性格與心理,“喜歡沉穩、厚重、含蓄,不喜歡表現、張揚、外露。在這種民族心理下喜歡經典的、內蘊深厚而不外露的寫實繪畫是自然而然的事。”
出生在吉林農村的林大陸對故鄉有一種深深地眷戀,故鄉滋養了他一直以來的創作,也深刻地影響了他畫作題材的選擇。“外面的世界在飛速發展中,而我的家鄉還是那么的平靜,一如以往。長大后,見的東西越多,回頭看家鄉的東西反而越有感情。我的畫可以說是舊題材的東西,但蘊含了很多感情,或者說蘊含了那個地區特有的人文味道。”他表示會繼續畫下去,“但在表達角度技法上還要探索進步,在原有的基礎上去革新不會有陡然的轉化,否則就是思想亂了,藝術的本質就會丟失。”
對于寫實繪畫林大陸有著自己的觀點與執著,“寫實繪畫畢竟不是表現繪畫,創作過程中暢快的時候并不多。寫實畫家必須把想表達的能量一點點釋放,到最后表達出全部的感情,酣暢的快感是留給觀看者的。我通常畫三層,前兩層都是為最后一層做鋪墊。相比之下,最后一層是我最有感覺、最愉悅、最興奮的時候,因為接近完成的時候能感覺到所要表現的含量越來越大,想達到的效果顯現出來了。但這種感覺不是瞬間的,而是延續的。寫實繪畫的表達方式魅力是無限的,無論科技再先進也是無法代替的,因為它留下了人的痕跡,人的情感,人對看到的感受到的東西直觀的再現,時間越流逝它的價值越能體現。我會一直把寫實繪畫的道路走到底,因為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去探索和挖掘。”
成長于東北的林大陸以扎實細膩的畫風展示了他對故鄉的熱愛,而來自西安的許珂卻帶來了屬于他的另一番風景。許珂的作品很自我,那些生活的靜物、風景在許珂的眼里似乎加了一層濾鏡,通過用丙烯噴繪的方式散發出一種含蓄、內斂的情緒。他曾這樣寫道:“接觸丙烯噴畫是緣于快畢業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剛開始覺得刺激,有趣,這種特性常常體現在它的不確定性及不可更改性;有時候甚至會呈現出一種錯覺:讓我覺得是換了種工具在畫國畫,噴槍變成了毛筆,而畫布變成了宣紙。后來噴得多了就覺得它對繪畫的基礎要求非常高,并且覺得這條路似乎可以堅持探索下去,雖然周圍完全沒有可以參考的經驗可照。我自己也非常好奇,很想知道純粹的這樣噴下去會產生一個什么樣的結果。”例如《魚》的作品,許珂會先用鉛筆簡單地打一個草稿,待心里有數以后就全部擦掉,因為用丙烯噴繪顏色會很薄,整個過程盡量不能出錯。錯了不好改,新的顏色很難蓋住之前的顏色,他會從一個最感興趣的點畫起,例如魚眼睛然后再一遍推到整個魚身。這種方式需要藝術家有很強的造型能力來控制住畫面,畫中不同景物的質感也都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許珂在西安美院油畫系受過4年的正規訓練,老師景柯文對他的影響很大,剛開始選擇作職業畫家的時候非常掙扎,但為了自己的愛好一路也堅持了下來。
“在創作題材上基本我是畫一些自己當下現實社會生活的烙印及個人成長的經歷,我覺得一個藝術家還是脫離不了自己周遭原本的生活原型的,我認為這些是藝術家最應該珍惜的原汁原味的創作營養,也是藝術家的靈魂所在,并且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和生活在當下的社會產生一種呼吸關系,于是漸漸的就演變成了這樣的一種視角。”許珂覺得無論是弗洛伊德還是劉小東,他們都是利用視覺在關注人和社會的關系、剖析他們所屬社會中的人性。這與技法沒有太大的關系。許珂在采訪中強調:“我覺得繪畫的視角很重要,這是一種姿態。也不一定非得寫實。畫什么東西并不重要,怎么畫比較重要,怎么能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才最重要。噴筆的優勢不是細節,是調子處理上比較微妙,我想開發一些特有的視覺感受。”
“如果這種“十年磨一劍”的艱難之路如果磨歪了怎么辦?是什么讓你心甘情愿地堅持下來?” 許珂笑著說:“如果走不下去了就轉變,然后繼續走下去,這就是挺考驗人的過程,你不走歪了怎么知道這條路是歪的呢,怎么知道什么應該是直的呢?”
陳承衛tips:對于陳承衛油畫創作中時常出現的自畫像,畫家很詼諧把這個解釋為是“受到倫勃朗的影響”他說:“畫家在畫自己的時候感受最深刻,時常希望將自己融入到畫中,記錄階段性的自己、審視自己、對話自己。”
林大陸tips: 林大陸畫過許多他家鄉的老人,作品細膩感人。他說:“東北老太太是我小時候接觸最多的人,是她們撫摸著我成長,我記憶中留下的許多感情都在這些老年人身上。這是我畫東北老太太的情感出發點。當我的感情上升到一定高度看這批老人就是一個時代的人的代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