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間地帶”對于很多人來說是極為抽象的概念,但楊圓圓卻對這種模糊狀態有一種難以言說的迷戀,并以此作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攝影作品。
藝術家試圖通過重新組合有限的信息,為觀者提供一條模糊的線索。然而,主題所指的那個“中間地帶”,其實是藝術家希望能夠通過作品來激發出觀者心中的一張心理圖景——一個與我們共同所處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但卻只與每個觀者的個人經驗、記憶與想象相關聯的中間地帶。
有這樣一個畫面一直深藏在藝術家記憶中:在幼兒園的小后山上,有一小段迷你長城,大概是新建不久的模型,看起來做工非常粗糙,上面還有一些涂鴉和卡通貼畫之類的東西,在長城旁邊有一組似乎年代比較久遠的十二生肖雕像。每當黃昏時刻,夕陽穿過塔樓中的門洞,映照在墻壁兩側的塑料貼畫上,折射出的光芒如同白日的星光,伴隨著夕陽角度的下降而變幻顏色。這個畫面如同一個發光的島嶼一般停駐在楊圓圓的記憶中,散發著神秘又荒誕的時代錯亂感。
“中間地帶”的拍攝計劃就是在這個畫面中形成的。藝術家重新審視城市中一些最為常見的公共空間——水族館、購物中心、連鎖酒店、動物園、天文館等。這些我們最為熟悉卻又陌生的空間,這些屬于這個時代但又似乎與時間本身失去關聯的空間。
然而,在創作的過程中,楊圓圓逐漸意識到極為有趣的一點:這幅來自幼年記憶中的荒誕圖景竟讓她產生了某種奇異的鄉愁感。同時,這也導致她在創作過程中的態度逐漸轉變,從最初單純地批判,衍生出一種極為復雜的感情,并意識到自己試圖脫離開時代本身去觀察社會環境的態度是非常傲慢與幼稚的,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身份——這就是她所生所長的時代,一切成長都與之息息相關,甚至是記憶與情感。
商報記者 劉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