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襄陽市小北門廣場將設立“射雕情侶”雕像,預計8月底落成。據官方介紹,郭靖黃蓉雕像總耗資100萬元,以《射雕英雄傳》中“襄陽大戰”為原型,力圖展現文化魅力。對此,網友褒貶不一,贊成者認為雕像是旅游牌,精神符號而已;反對者表示文化形象應符合史實。
在一個女媧遺骨、西門慶故里都可以拿出來炒作的年代,襄陽市打算給郭靖、黃蓉立像,不算稀奇事。
網友爭議的焦點在于,一座城市為兩個歷史中并不存在的人物立雕像,繼而打造成地方文化名片,是否妥當。我覺得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在嚴謹的歷史學家看來,這種明顯不符合史實的做法傳播開來有可能誤導民眾,讓不知情者還真以為是郭靖、黃蓉守了襄陽。然而國外的城市不乏為虛構人物立雕像的先例,比如丹麥哥本哈根市的美人魚銅像、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的“撒尿小孩”,前者取材于童話,后者取材于民間傳說,二者現如今皆是世界聞名的地標性建筑。
從“展現文化魅力”的角度看,襄陽市給郭靖、黃蓉立雕像,也不完全是附會。歷時數十年、慘烈的“襄陽保衛戰”歷史上實有其事,金庸借郭靖、黃蓉這兩個虛構的人物對“襄陽保衛戰”進行了文學性描寫,從實際效果看,于民眾知曉、探尋那段歷史大有助益。此外,金庸筆下的靖蓉夫婦幾十年如一日苦守襄陽,這種“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精神,與曾在襄陽躬耕的著名歷史人物諸葛亮所倡導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脈相承,符合儒家文化的傳統價值觀。
真正讓人擔心的是,金庸筆下的人物足跡遍布神州大地,如果襄陽可以立一座郭靖黃蓉雕像,那么大理也可以立一座段譽的雕像,華山可以立一座風清揚的雕像,終南山可以立一座小龍女的雕像,揚州可以立一座韋小寶的雕像……用不了多久,全國民眾就會在劍氣縱橫的武俠世界中遨游了。
照著當下一些地方政府為提升城市名氣拼了老命爭搶歷史名人、挖掘傳說掌故的勁頭,這種情形并非不可能發生。其實,所謂“形象工程”,所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并不完全都是錯的,只要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增進當地民眾福祉,做一些旨在提升城市名氣的事情也是政府分內職責,但這里有一個程序正義問題。當地官方稱,郭靖黃蓉雕像是襄陽市漢江旅游風光帶夜景亮化工程的人文景觀之一,換言之,這是個市政工程,花的是公共財政,也就是納稅人的錢。既然不是哪家公司哪個老板出的錢,那該不該立這座雕像就超出了文化討論的范疇。
我覺得城市立雕像就好比一個湊份子的游戲,比如襄陽有100萬市民,大家每人拿一塊錢,來立這個造價100萬元的郭靖黃蓉雕像,那么立雕像之前,理當是人人都有發言權,大家一起來討論要不要立這個雕像,而不能是政府拍拍腦袋,找幾個專家論證論證,工程就可能上馬。最不濟,政府方面提出方案后,有一個向全體市民公示的過程,看看有多少人贊成,多少人反對。
襄陽給郭靖、黃蓉立雕像,文化上是很難爭論出一個是非曲直的,最重要的是,如果襄陽市民同意這么做,覺得這件事挺好,愿意湊這個份子,我覺得就沒有什么不可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