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徐毅兒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最新一期拍賣報告《中國藝術品拍賣調查報告(2012年春)》顯示,截至6月30日,中國藝術品拍賣總額為281.60億元,同比2011年春下降了34.27%,環比去年秋下降34.22%。專家分析,交額的迅速滑落,一方面是受宏觀經濟中流動性資金緊縮的影響,藝術購買力下降,金融投資類資本停滯;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場對前期快速增長勢頭以及天價作品放大效應產生質疑,市場觀望情緒蔓延。
場次拍品大幅縮水
市場回調很明顯
統計數據顯示,不少2011年磨刀霍霍進入藝術拍賣市場的拍賣公司不見了蹤影:2012年春參拍的拍賣公司數量為224家,環比2011年秋減少了71家;拍賣會的數量為296場,比上季度減少113場;專場數量比上季度減少了626場,為1083場。與此同時,本季度作品上拍數量為234877件,比去年春減少了16093件,較比去年秋拍減少了112370件。成交總量為112991件,比上季度減少了29014件,降幅為20.43%。但成交率比去年秋拍提高7%,為48%。
據了解,本季度京津塘地區無論在專場場次、上拍數量、成交數量,還是成交總額上均比上季度呈現大幅下降作品上拍量為117057件,比上季度減少63439件,占本季度總拍品的49.84%,作品成交量為59,178 件,成交總額為141.58億元人民幣,占本季度總成交額的50.28%。
中國書畫仍是主力
長三角地區逆勢突破
“中國書畫拍賣仍是京津塘地區的主力品類,拍賣總額達86.54億元人民幣,占本季度中國書畫總成交額的60.96%。但同時,港澳臺和珠三角的書畫比重均有所上升,比上季度分別提高了3.85%和4.79%,分別為9.16%和10.08%。”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關予(微博)表示,京津塘地區的書畫拍賣優勢進一步減弱。
“同時,港澳臺地區的拍賣優勢項目瓷器雜項也呈現出大幅度提升,成交總額為33.63億元,比上季度增加了19.66億元,增幅高達140.80%。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長三角地區油畫及當代藝術的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該地區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在上拍量和成交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成交總額反而比上季度增加了1.95億元,為4.46億元人民幣,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市場地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