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廈門市商務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以油畫為主的繪畫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達七成。在整體經濟疲軟和出口形勢不太樂觀的當下,油畫的強勢表現頗令人關注。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現在國內每5張油畫中,有3張出自廈門。”業內人士告訴導報記者,廈門油畫出口的強勢反彈,主要來自于新興市場貢獻。而且,廈門作為國內油畫集散地的地位逐漸凸顯,廈門創作的油畫已經占據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
非歐美客戶越來越多
“訂單的確多了,今年上半年的表現令人振奮。”昨日,廈門市油畫產業協會會長莊德義告訴導報記者,自2008年金融風暴后即陷入疲軟的油畫出口,已經有兩三年沒有這種提氣的滋味了。
不過,這份喜人的成績單,卻不是來自傳統的歐美發達國家,而更多的是受益于新興市場。
“以前都是只詢價不下單,今年可來真的了。”同時也是廈門藝友工貿董事長的莊德義透露,在他以往的客戶名單中,來自印度的幾乎沒有,而今年上半年,印度人卻頗為爽快地接連簽下了五六個單,數量也還不小。
導報記者昨日采訪獲悉,廈門油畫商手中像印度這樣的新客戶,還包括俄羅斯、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不少國家的名字。這些區域的訂單量以前最多不到10%,如今已經突破到了20%-30%。
與新興市場形成反差的是,油畫傳統市場歐洲國家的需求卻繼續疲軟。來自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傳統大戶,如今的采購量不是很小就是幾乎停止了。以意大利為例,之前它一個國家的需求量就可以占到總銷量的20%,如今采購量持續下滑,占比甚至連5%都不到了。不過,另一傳統市場美國的訂單已經逐漸復蘇,并穩定下來。
老外追捧“中國味道”
“新興國家訂單,應該跟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相關。”一位油畫商表示,這些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與傳統的歐美市場接近,只是更注重體現它們本國的一些文化風俗。現在,為了抓住這些新訂單,老板和畫師們都有意識地抓緊“充電”,更多了解這些國家的人文風情。
而在另一位油畫界人士看來,國內油畫在題材和技法上的新突破也是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
“油畫中融入國畫、書法等水墨元素和技巧,已經吸引了一批老外的關注。”該人士表示,傳統的油畫在題材和技法上都是“媚外”,而現在老外的審美中也出現了“媚中”的傾向。
據了解,這種有著東方傳統與西方組合元素的油畫,在市場上很受青睞,如今的占有量已經達到20%左右,而且繼續上升的趨勢還很明顯。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油畫出口疲軟了兩三年,國外的庫存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如今不少國外客商正在補充庫存,這也是上半年油畫出口上升的原因之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