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布的《2012年春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12年春季的中國拍賣市場呈現全面回調趨勢,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額為281.6億元,同比下降34.27%,環比下降34.22%。上拍數量比去年秋拍下調32.36%。”
不過,市場回調并沒有給收藏投資者帶來多少悲觀失落,藝術品拍賣現場的人頭攢動、人氣不減,就足以讓我們對藝術品市場以及藝術品投資繼續保持充足的信心,畢竟滿載中華文化精髓的藝術品依然處于硬資產的地位。經濟大環境的沖擊擠掉的只是藝術品市場前幾年的虛高,還原的是市場真實。
一位年輕的朋友在今年的市場上頗有收益,前幾年在拍賣現場看到一件許麟廬的花鳥作品,但現場沒人舉牌,于是朋友以拍賣底價競得作品。雖然不是許麟廬的代表性作品,題材略顯俗氣,但真跡無疑。今年朋友將該作品順利出手,獲利頗豐。許麟廬,中國花鳥畫家、書法家、古今書畫鑒賞家,其自幼秉承家學,酷愛習書作畫。1939年受益于著名書畫家溥心畬在繪畫、書法理念和技藝上的指點,1945年拜齊白石為師,伴隨左右13年得其真諦。許麟廬的繪畫吸收了石濤、朱耷、吳昌碩等諸家的筆墨技法,并創造性地將民間藝術和京劇藝術融入到繪畫之中,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他于2011年8月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
今年春拍,許麟廬作品明顯呈現量價齊升態勢,共計上拍42件,成交36件,同比增長9%,平均價格為6.3萬元/平方尺,同比增長270%。今年許麟廬的高價成交作品分散在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華辰等多家拍賣公司,可以說沒有太多炒作嫌疑。許麟廬的作品在2011年之前平均價格僅有1.5萬元/平方尺左右,在前幾年火熱的市場中顯得相當落寞。畫家去世后,其作品供給量不再增加,同時其深厚的藝術修為奠定了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其作品價位的提升即使在市場回調的氣氛中也讓人感覺合情合理。同時,今年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和北京翰海等多家拍賣公司共同推出當代水墨專場,向市場重點推介當代著名水墨家的作品,效果非常好。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許麟廬的作品實現了突破,當然也正是這樣的原因,筆者的朋友獲得了投資收益,而且收益率相當之高。
這是藝術品投資的魅力,既欣賞了藝術的美,又在恰當的市場機會中獲得了不錯的投資回報。但眼光無疑是獲得收益最重要的因素,那些受市場冷遇的一線藝術大師高徒的作品、僑居海外的國學大師的作品等,都是值得挖掘的領域。當然前提是要被藝術之美所感染,否則奢望投資收益恐成枉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