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Rebours”展覽現場
經濟正在緩慢地勉強運作,大量關于藝術市場泡沫即將爆炸的推測也不斷涌現,勇敢的收藏家兼作家Adam Lindemann卻認為此刻適宜在麥迪遜大道奢侈的環境中創立一間全新的畫廊。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而他又憑什么讓自己的畫廊在周圍那些更有經驗的畫廊中脫穎而出?
在其畫廊舉辦的第二場展覽“Bulletin Boards”開幕的前一天,我拜訪了這間名為“Venus Over Manhattan(VOM)”的“初生”畫廊。這個名字的靈感來源于惠勒·威廉姆斯(Wheeler Williams)的雕塑“Venus of Manhattan”。Adam Lindemann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口氣溫和而且說出的話明顯經過了深思熟慮,很少有感嘆的語氣。我的專訪以確定他的畫廊已經經營了兩個月零十天開始。他總是希望維持這樣的精確狀態。
Cat Weaver:即將開幕的這場展覽似乎與之前的那場不太相同。
Adam Lindemann:我的第一場展覽“A Rebours”是以Huymans的同名小說為基礎的,它更像是一場個人的展覽,因為有人向我建議說許多新畫廊都是以一場非常個人化的群展揭幕的。不過我不太喜歡群展,所以我嘗試了一場更加主題化的展覽。它同時對我們目前在藝術界里所處的位置進行了評論,而這是通過對另一種自我的表達所實現的:來自19世紀后期的Jean des Essientes,他的座右銘是無論付出任何代價也要堅持做自己,這的一部分含義便是要違反常規。
Cat Weaver:你是以畫廊主還是以藝術收藏家的身份來看待這一點的?
Adam Lindemann:這更像是對我自己的一種評價,同時也給了那些將我看作是一個收藏家并認為我因此不應該成為一名作家的人一個答案。不過現在則成了因為我是一名收藏家和作家,所以我不能成為一名畫廊主。
Cat Weaver:這有點像是對角色所做的老派分離…
Adam Lindemann:是的,這都是一些荒謬、說教的觀點。總之,展覽“A rebours”就是關于那本小說的。小說主人公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收藏作品、參加活動或是變得墮落頹廢,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很多人不能理解這種情況,或者說他們不想去理解。
Cat Weaver:你擔心過觀眾對它的看法嗎?我的意思是,那些沒看過那本小說的人應該如何來理解它?
Adam Lindemann:我剛剛說的只是展覽的一部分。我也擔心選出來的參展作品可能會不太適合。因為我從來沒有策劃過一場展覽。總的來說有許多東西都是我所擔心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