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壯不時拿出自己收藏的火花集來欣賞。 唐建兵 攝
(分站記者 唐建兵 何司壤 宋力)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圖案。火柴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已遠,火花更是日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然而,家住星沙街道松雅社區的肖壯鐘情于火花收藏,從1988年開始,已經收藏了3000余枚火花,火花種類涉及名勝古跡、書法繪畫、世界名人、體育運動……每每拿出自己的收藏集,肖壯都會感嘆:“小小的火柴盒凝聚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在一枚小小的火花中也能看到一個精彩的世界。”
從無意收藏到癡迷成狂
現年40歲的肖壯從小就喜歡寫寫畫畫,最開始留意到火花是想臨摹火花上的山水風景畫,誰知道火花一枚一枚收集起來便一發不可收拾,到了癡迷成狂的地步。要是一套火花收集不完整,一天到晚都會惦記著,晚上睡都睡不好。
肖壯開始收集火花時剛滿18歲。那時的他,口袋里的零錢都奉獻給了他的火花收藏。一張火花的價格和一盒火柴的價格無差,照理直接把一盒火柴買下來再揭下火花更為劃算,但肖壯不樂意,揭下來的火花畢竟不夠完美。于是,肖壯便找到當時在樹木嶺火柴廠里工作的朋友幫他買,也讓他在北京當兵的朋友給他寄。
朋友那兒的火花資源對肖壯來說還不夠,肖壯便去到袁家嶺新華書店、五一路郵局,和聚集在那里的火花同好們交換火花。日積月累,肖壯已經收集了超過3000張火花。20世紀90年代,肖壯曾帶著他的火花集在長沙曉園公園、無錫太湖公園參加過火花展覽。
方寸間記錄下歷史故事
肖壯的火花收藏,內容包羅萬象,從古至今,從中國到外國,從風景到人物,無所不及。有全套的百家姓,有從炎帝到乾隆皇帝的中國百位皇帝,有包括各國總統和科學家在內的世界名人,有日本的江戶百景,有中國的金陵48景,還有獨具特色的手指畫系列。最有時代特色的還是奧運會和文革內容的火花。肖壯收藏有兩套奧運會火花,第一套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火花,而第二套則是2000年為慶祝申奧成功而出版的紀念火花。這兩套火花記錄了我們從看別人舉辦奧運會到自己舉辦奧運會的歷史轉變。
以文革時期為內容設計的火花肖壯足足收藏了一整本。其中一套以文革京劇為主題,描繪了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紅色娘子軍等樣板戲中的場景。另外一系列五套火花,一共305張,以紅黑兩色木版畫的形式再現了文革時人們高舉毛澤東詩選的場景,再現了寫有“為人民服務”、“文攻武衛”字樣的旗幟,再現了白求恩、邱少云、董存瑞等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