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2年各大拍賣行春拍收官,之前市場遇冷的判斷得到充分驗證。從今年的六大門類拍品來看,精品不多,“石渠寶笈”等老面孔遇冷,新面孔受追捧,而市場整體量價齊縮。
十大拍品文玩異軍突起
在今年春拍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李可染的《萬山紅遍》無疑成為市場的領軍拍品。該拍品第一次上拍是在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3504萬港幣的成交價創下當時李可染作品的世界紀錄。今年此件作品再次上拍,最終以溢價8倍的價格成功拍出。而李可染其他作品,例如《韶山》今年也榜上有名,李可染無疑在今年春拍獨領風騷。
雖然今年是拍賣的小年,但是中國書畫依然堅挺,今年的中國書畫在春拍排名中依然與往年一樣,占據了大半江山。而瓷器也屬于弱勢中的抗跌板塊,前十名中有三件上榜,成績顯著。
匡時推出的“過云樓藏書”因其稀缺性以及極大的文化價值獨占鰲頭,不僅順利沖上第二名,還成為古籍善本市場的領頭羊,帶動整個板塊上行。
明周制魚龍海獸紫檀筆筒今年在文玩中吸引了眾多目光。該筆筒是翦淞閣主人黃玄龍2003年從嘉德王世襄專場拍賣上以209萬元購得,現場起拍價從880萬起,8分鐘后以4800萬元落槌,最終成交價達5520萬元,創下木質筆筒最高價。文玩的異軍突起無疑是今年市場的一個亮點。
書畫篇
古代書畫
“石渠寶笈”風光不再

《載鶴圖》
今年春拍古代書畫最顯著的現象是“石渠寶笈”風光不再,例如中國嘉德惲南田的《載鶴圖》因起拍價太高而流拍,而北京保利董邦達的《雷峰夕照》也讓藏家望而卻步。
對于“石渠寶笈”遇冷,收藏家顏明表示,一是部分拍賣行定價偏高,二是作品本身有缺陷。從藏家角度,顏明認為此次春拍大買家資金緊張追高意愿不濃,新買家能力有限,僅低價作品成績理想。
此外,三強均為首次上拍且取得喜人成績也實屬今年春拍的“新現象”之一。被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購得的董其昌《行書李白詩篇》,該拍品5100萬元的成交價即使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也不多見。
顏明指出,這樣的現象標志著古代書畫將出現新的市場動向。
預測:收藏家朱紹良表示,對于秋拍而言,首先貨源征集對于拍賣行來說是一大難題。如果能出現例如清六家、明四家、元四家等優秀作品肯定會引起巨大轟動,但可能性不大。
顏明認為“石渠寶笈”其稀缺性引發的供需關系,回調只是暫時性的。今年秋拍北京盈時將推出的“四王吳惲”專場或將成為秋拍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近現代書畫
李可染春拍獨領風騷

《萬山紅遍》
李可染顯然成為了今年的大熱門,在成交額前三名排行榜中《萬山紅遍》以2.9325億奪冠,同時打破李可染單件成交紀錄,《韶山》也不負眾望以1.242億榮膺亞軍。加之流拍的李可染《井岡山》,同一季出現三件同一藝術家的代表作實屬罕見,兩件成交一件流拍的市場現狀也算正常。這也帶動了李可染其他作品。雅昌數據顯示,今年春拍李可染共計上拍73件,總成交額5.1億,總成交率66%,平均每平尺332萬,相對去年秋拍每平尺135萬,增幅達146%。
“量縮價平”是今年春拍近現代書畫的特征:從拍品和成交總額上,都縮小將近一半;價格方面,大多作品都在近乎底價成交。
收藏家劉文杰分析,近現代書畫板塊最大的問題就是知假拍假,尤其是名家作品。“此次春拍連假畫都拍到目前這個價格,已經很不錯了。”
預測:收藏家劉巖分析,市場持續萎縮是必然的,總成交額方面,今年真實成交的比例肯定萎縮,而且幅度可能還不小。劉巖認為這種現象不僅延續到秋拍,可能還會持續更長時間。這首先要看中國經濟的大趨勢。
當代油畫
寫實依然保持堅挺

《血緣大家庭》
今年春拍當代油畫部分顯得很平淡。張曉剛以5218萬港幣成交的《血緣大家庭》代表作保住了當代藝術老大的交椅。何多苓《烏鴉是美麗的》雖未進入三強,亦成為春拍關注的焦點。
當代藝術板塊中,艷俗類作品大幅度跳水,例如代表人物俸正杰此次春拍中6件上拍,僅3件在估價內成交,相對去年秋拍下跌37%,相對2007年最火爆的時候下跌428%。
在當代藝術近乎谷底的時候,北京保利強推的“八八人體大展專場”以及“新疆行專場”中,寫實油畫市場依然堅挺。另外嘉德推出的“水墨新世界”專場中的當代水墨亦有不俗表現,其中徐累的《夜中晝》以1495萬成交,郝量作品《折射》以52.9萬成交。
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研究部總監馬學東分析,一線藝術家分層趨勢明顯,出現個別價值洼地也讓藏家增加了些許信心,例如劉煒今年就有不錯的表現。而早年西方藏家關注的艷俗、波普、卡通類作品價格明顯下調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
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學術研究部總監趙孝萱分析,在整盤下跌的情況下,何多苓《烏鴉是美麗的》的成交價相對算是撿漏。
預測:趙孝萱認為,藝術市場的盤整期還會繼續拉長,但是對于葉永青、劉煒等與85、89同輩的藝術家,其未來價值還可值得深挖。
瓷器篇
成交價相比去年春拍打7折

從今年的拍賣情況來看,香港蘇富比的青花暗花龍紋高足碗以1.1266億港幣拔得頭籌。
資深中國古代藝術品鑒賞與投資顧問梁曉新分析,今年的特點是普通品種賣不動,精品賣不好,品位是王道。縱觀今年春拍,成交價格相比去年春拍打了7折,投機資金的撤離導致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即使是精品也賣不出高價,而面孔很新鮮的拍品、品位非常高的拍品反而容易賣出合理的價格。
預測:梁曉新分析,秋拍的瓷器市場情形將更加嚴峻,藝術品關稅問題將是造成市場波動的主因。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新面孔的拍品將更受歡迎,海外回流則是重要途徑。如果回流的通道不暢通,國內瓷器的秋拍將受到很大影響。
古籍善本篇
過云樓攪熱古籍善本市場

過云樓藏書
近年古籍善本市場的風云拍品,非“過云樓藏書”莫屬。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分析,從今年春拍的情況來看,今年古籍善本上漲的空間已經迅速打開,整個市場的關注度以今年春拍為起點,已經進入新的價值發現進程中。
以往古籍善本是非常小的門類,今年春拍因為過云樓被攪熱。進入新的價值發現進程后,系統性、與人的關聯性、藝術性和文化內涵將受到關注。
預測:西沐分析,未來可能有兩種傾向,一是大的拍賣公司征集到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比較高的拍品還將有非常好的市場表現,不同區域的新的公司、小的拍賣公司會把古籍善本作為非常重要的板塊推出。
雜項篇
資金秋拍將會流入文玩

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
雜項是今年春拍市場異軍突起的一個門類。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億港幣在雜項中奪冠,今年文玩在雜項中取得的市場成績尤其顯著。西沐分析,名人用過的東西本身就是歷史文化的重要符號性的東西,這些東西附加給文玩靈魂性的東西,價格將在這種發現中不斷被提升。
預測:西沐分析,前幾年市場普遍關注文玩的材質,現在則關注價值。文玩價值的多元性將在秋拍成為一個熱點。在市場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資金流向雜項是非常有可能的。
秋拍展望
大機構或集體出貨
西沐分析,秋拍市場將延續去年秋拍的氣氛,但是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大的機構將有出貨的可能。
按照運作周期計算,今年將是藝術品基金、機構把一些比較好的拍品拿到市場上來的時間,這些拍品將以書畫為主,因此今年書畫市場將有好的看點。在海關關稅的影響下,今年海外回流的拍品將受到限制,而機構和基金紛紛變現,將為今年的秋拍市場提供新的活力。
大的拍賣公司不遺余力地擴張自己的業務,但很多投資機構的拍品變現的通道不是和拍賣巨頭合作,而是和新興拍賣合作,同時,不同區域的新興公司的成長性也不容小視。
春拍巡展“節衣縮食”
在市場不明朗的前提下,無論是拍賣行還是收藏家都處于觀望期。在這種情況下,拍賣行紛紛壓縮拍品,從以量取勝維持大盤總成交額的方式向精致化轉變。此舉也為行業本身的健康調整、理性回歸帶來了良好時機。
與去年秋拍相比,整體縮水在各大拍賣公司的預料之中。各大拍賣行紛紛“節衣縮食”,巡展規模與往年相比大幅減小,中國嘉德2012年春拍僅巡展了廣州、上海兩地,北京保利2012年春拍僅巡展了西安、上海、無錫三地,這與以往各大拍賣公司全國做巡展,甚至香港、海外巡展相比,規模和場次上明顯減弱。
市場整體量價齊跌
場次方面,北京保利相對去年秋拍減少了15個專場,但是在專場上推陳出新。今年近現代書畫為主打,以及新開辟的專場“乾隆寶璽”“設計專場”等都有不俗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中國嘉德新興專場“水墨新世界”亦首創1377萬的總成交額,92.45%的成交率。此外北京匡時“故國情懷"明遺民"書畫作品專場”2.17億的成績亦為其晉升增色不少。
此次新上榜的北京九歌僅5個專場,全部都是書畫專場;北京歌德的3個書畫拍場均以無底價起拍100%成交;在朵云軒的近現代書畫專場中,張大千《晚波漁艇》以2875萬高價成交。由此看來,書畫板塊在中小型拍賣公司占主導地位。
從拍品總量來看,除中國嘉德,各大拍賣公司拍品總量下降,降幅比例在30%左右,這也是導致總成交額下降的原因之一。以北京保利為例,拍品總量下降14%,總成交額下降39%,過千萬單品數量達39件。香港佳士得則從去年秋拍第四沖向第二,總拍品數量縮水31%,總成交額卻依舊勉強與去年秋拍持平。
匡時因過云樓擠進前五
香港蘇富比基本保持與去年秋拍一致的專場和拍品數量,總成交額卻依舊隨大勢下跌。雖有王牌1.7億的“天青寶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博人眼球,卻最終被踢出三強位列第四。
北京匡時在總成交額上下跌30%,幅度相對較小。同時靠著2.16億的“過云樓”漂亮地贏得了第五的殊榮。
總的來說,前7大拍賣公司始終保持了穩固地位。然而去年前十中的上海榮寶齋、北京藝融、中貿圣佳被北京九歌4.8億、北京歌德4.3億、朵云軒4億的成績搶占了寶座。
2012上半年十大拍賣事件
保利等拍賣巨頭出海尋寶
時間:1月至3月
事件:保利今年斥資3000萬元,啟動包括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16國在內的征集活動。而國內幾家大拍賣行,如匡時、嘉德、九歌等亦傾向于向海外征集作品。
點評:大規模斥資去海外征集作品,而海外征集對于中國藝術品的宣傳和推廣也有深遠的意義。海外征集的巨大成本壓力最終誰來買單,尤其在秋拍征集之后如何帶回來,都是難題。
見拍賣公司保證書祁志龍道歉
時間:4月2日
事件: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祁志龍《消費形象37號》被藝術家本人稱為贗品,4月14日,蘇富比出具香港少勵畫廊的保證書證明為真品。針對蘇富比的聲明,祁志龍及時給出回應,稱由于他記憶失位,現在可以確認作品非贗品。
點評:藝術家在看到拍賣行保證書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究竟是忘記了還是另有原因只有藝術家本人可知。在世藝術家是否具有評判作品真偽的資格還需考量。
楊之光微博打假
時間:4月29日
事件:楊之光發現的42幅贗品,涉及17家拍賣行。為此,楊之光通過女兒楊紅的微博發布贗品信息,提醒藏家注意,事后包括嘉德在內的拍賣行多已撤掉楊之光贗品。
點評:因贗品風波不斷,繼張曉剛微博打假后,又出現楊之光。這需要更多藝術家站出來,勇于指出贗品,還藝術市場一個清白。
《萬山紅遍》拍價被指虛高
時間:6月3日
事件:北京保利春拍近現代書畫夜場中,李可染的代表作之一《萬山紅遍》以2.9325億元成交。刷新李可染個人拍賣紀錄的同時引起了熱議,拍賣價格被指虛高。
點評:李可染今年無疑憑借《萬山紅遍》紅了整個春拍,拉升了個人市場。藝術品的天價是炒作還是實至名歸終究還需要歷史的考驗。
“過云樓藏書”爭奪戰
時間:6月4日
事件:江蘇鳳凰集團在匡時拍賣以2.162億元競得過云樓藏書。6月11日,北大宣布優先購買過云樓,這消息引發了一場古籍爭奪戰。6月21日,過云樓最終回到江蘇。
點評:“過云樓”事件已經轉向了文化層面,其中釋放的信號為人們展示了新的市場前景。藝術品作為文化的載體,在經過了過分強調其商品屬性的階段后,進入到更強調其文化屬性的新層次,也反映了人們對文化的重視力度逐漸加強。
吳冠中畫作預展現場被盜
時間:6月11日
事件:杭州某飯店在舉行2012年字畫拍賣預展過程中,吳冠中的一幅山水畫失竊,價值估計20余萬元。預展當天該山水畫位于監控死角,嫌疑人將畫卷藏起后,11點左右帶離現場。
點評:事關藝術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藝術品保險應該越來越被重視,會場的保安工作應吸取教訓,加強安全管理。
博物館級藏品水彩經典流拍
時間:6月23日
事件:520件水彩作品,由于藏家堅持保持整批作品系統完整性,泓盛將整組作品作為一個標的整體拍賣。作品以1800萬的底價起拍,最終流拍。
點評:市場萎靡的情況下,高底價作品讓人望而卻步,如果分散拍相信結果更樂觀。
8900萬《九方皋》引真偽之爭
時間:6月25日
事件:在徐悲鴻油畫《九方皋》以8900萬元落槌后,不少業內人士直指該畫是贗品,質疑按照拍賣公司提供的著錄,該拍品應為國畫,而非油畫。
點評:油畫《九方皋》是否出自徐悲鴻之手,自有公論。任何著錄展覽以及作者家屬的證明皆非權威鑒定,拍賣行的自律和收藏家的專業性才是正確引導市場走向的前提。
文物局出臺《意見》規范拍賣市場
時間:7月2日
事件: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文物拍賣標的審核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強化拍賣專業人員征集鑒定責任,健全標的審核制度,嚴格標的報審管理,規范拍賣圖錄管理。
點評:當前文物拍賣市場中,依然存在知假拍假、虛假宣傳、超范圍經營等突出問題。《意見》的出臺,從政策上加強了對文物拍賣經營活動的管理,促進文物拍賣市場健康發展,但仍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具體細則督促實施。
嘉德率先宣布進駐香港舉槌
時間:7月5日
事件:嘉德對外宣布,其香港分公司將于今年10月舉辦首場拍賣會,消息一出,便引起業界各方的關注。北京多家大型拍賣公司皆有進軍香港市場的打算,目前正在籌劃當中。
點評:香港以其“自由貿易港”的身份,成為全球一、二級市場紛紛“搶灘”的重點地段。嘉德率先邁出了第一步,最終原因還是在“關稅”。拍賣行是去了香港,但會不會遇到水土不服,目前尚未可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