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云樓古籍
藝術品與股票、房地產、保險等并列為十大投資項目,而且回報率很高,它是在保值的基礎上增值的。如何進入這個領域?本報記者請行業專家們支招。
一、以興趣做主導
雖然很多人覺得藝術市場“水深且濁”,但黃小堅認為這只是外行人的誤讀。“懂行需要過程,不僅需要對這個行業有了解,還需要對藝術本身有了解,才有可能在藝術品市場中獲利。”他表示,如果你投資瓷器,則必須要對瓷器的具備專業知識,投資中國畫,也最好對中國畫有所研究,這是最基礎的。“剛入門的人,建議請可靠的專家來指導。”
王奕心表示,初入者最好去選擇購買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品,無論油畫,還是國畫都有其價值所在。即使這些作品不能馬上進行交易,還可以掛在家中欣賞,等時機成熟再投入市場。
二、從一級市場入手
拍賣市場的火熱讓很多人忽略了一級市場的存在。王奕心建議初入者從一級市場入手 ,如果能直接跟畫家本人買入是最好的辦法,不僅價格實惠,而且能夠保證真品。如果畫家已經被畫廊簽約,那與簽約畫廊購買是最安全的,價格通常也是不會太高,最好能讓畫廊開一張保真證明。古今中外,一手藏家大都會選擇直接跟藝術家本人、經紀人或成熟的畫廊、藝術機構直接簽約購買,確保真跡。若干年后擇機送拍,最終通過拍賣行競價的方式由下任藏家買走,完成整個收藏動作。
如果你想將手上的藏品投入拍賣行,鄭曉星建議,要選擇有信譽的拍賣行,并且投資者要熟悉拍賣的法律法規和運作規則,這樣可以少交“學費”。
三、低價買入,等待時機
至于哪個領域的藝術品會成為下一個高點,各位專家有不同的看法。王奕心更加看好當代中國藝術。“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從進入市場到現在成為天價,只用了十年時間。等下一波股票牛市來臨,中國的當代藝術又將創新高。”但是,已經成為天價的作品和藝術家并非目前好的投資選擇,如劉溢、張維君等以一批60年代出生的實力派藝術家,雖然目前市場價位不高,但卻是被不少國內外藝術機構和藏家一致看好的。“尤其是環保主題的作品。未來像張維君、楊少斌這類畫家所呼喚的環保與人性必然在新一輪牛市輪漲中走向天價。關鍵是你選擇在什么價位買入持有的問題。”
黃小堅表示,如果經濟實力比較強,他建議投資名家的作品,精品、孤品。第二種是本土的,嶺南畫派的畫家目前普遍比國內同類畫家價位低,現在是入手的好時間。第三類,一些年輕的、科班出身的畫家也是不錯的選擇,起碼能保證作品是真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