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鄉是來賓市轄區內的一個偏僻小鄉村。紅水河流經這里,轉了一個對頭彎,留下滿河灘的各類小型奇石,稱為大灣石。由于在大灣鄉紅水河上游的橋鞏鄉、陳鄉境內也有類似小石頭,后來這些石頭統稱大灣石。
大灣石的開發與現狀
大灣是紅水河各種名石的最后收容站。上游天峨石、大化石、摩爾石、彩陶石、來賓石等各類石種中較小的奇石,被河水裹挾、搬運到大灣河段,造就了大灣石的寶庫。
大灣石的開采始于1992年,開始幾年并不被重視,售價也就是每枚幾角錢。隨著人們對大灣石的了解,身價越來越高。尤其是近年來小石頭迅速躥紅,小品石“南有大灣,北有戈壁”的格局形成,精致大灣石非常搶手,每枚價高至萬元。大灣石個小量大,市場上仍然有現貨,村民家中也還能淘到寶貝,不過機會已經不多。
大灣石的鑒賞特征
大灣石體型小,種類卻很繁多,它幾乎囊括紅水河各段水域所產的奇石,真是各具形態、琳瑯滿目、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形態 大灣石屬于當下熱門的小品石,一般在3~5厘米之間,10多厘米就屬中型石,20厘米已是大灣石中的大型石。大灣石是由紅水河上游長距離跋涉而來,外觀少有棱角,大多圓滑敦厚,形態卻變化多端,有人物、動物、景觀、器物等造型。最常見的是一些壇壇罐罐的小石頭,組合起來趣味盎然。
質地 大灣石的質地的最大特色是堅韌,石商提起一袋子大灣石,嘩啦啦向地下一倒,鮮有破碎的個體,韌性十足。大灣石的質地分為兩類,一類硅質巖,質地細膩、手感潤澤,有玉質感。另一類沙礫巖,質地稍軟,表皮較粗,有古樸滄桑的味道。
色澤 大灣石的色系非常豐富,主要有黃色系、綠色系和黑色系幾種。最常見的為深淺不同的黃色大灣石,淺黃色明快鮮亮,深黃色老成古樸。黑色純凈透亮的大灣石,也有其神秘的味道。綠色而清亮的大灣石,有春風拂面的情趣。還有多色大灣石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紋理 大灣石的紋理有立體與平面之分。立體紋理有凹凸感有如浮雕,這一類多為來賓紋石的迷你版,主要展現紋理的曲線變化。也有的大灣石形與紋理共同構成某個主題,則更為難得。平面紋理與其他畫面石大同小異,草花風景比較多見,體現主題意境的大灣石,價值更會不同。
大灣石的豐富多彩,為當代賞石文化的理念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支撐。
大灣石的收藏與價值
中國文房清玩講究把玩,既可親近心愛之物,又可玩出包漿,頗有成就感。這就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物件要小,可置掌中;二是物件要有皮殼。大灣石的特點正好符合要求。 收藏大灣石,要淘換手感潤澤、色彩純凈、光感柔和的個體。有形態、有圖案、有巧色、有景觀、有主題的大灣石,更是淘寶的首選。
大灣石面世已近20年,由當初的幾角錢一枚,到現在萬元一枚,也不知跨越了多少階梯。尤其是小品石風靡大江南北的當下,南有大灣北有戈壁(阿拉善、哈密)已經成為石界的共識。媒體消息說,有愛石人投資億元收購大灣石,擬建大灣石展覽館。大灣石升值潛力巨大。由于大灣石產量較大,石農、石商、藏家手中尚有存量,石友們萬萬不可錯過這最后的好機會。
紅水河從遠古流淌而來,將孕育了億萬年的大河精靈,奉獻給了愛石的人們,這是大自然的絕唱,也是地球的瑰寶。大灣石是紅水河名石的最后收官,它見證了紅水河美石的輝煌,也為我們貢獻出最后的珍藏。紅水河以它博大的胸懷,鑄成當今賞石文化的繁榮。
淺談大灣石的收藏與鑒賞
淺談大灣石的收藏與鑒賞
淺談大灣石的收藏與鑒賞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