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銅名片盒子

檀香木名片盒
清代中后期,國門被打開,許多新生事物涌入,洋式名片便隨之進入我國民眾的視野。這些洋式名片不僅方便攜帶使用,接受者也易于貯存,能夠很方便地與人聯系。所以,人們很快就接受了這種洋式名片,并由此誕生了名片盒這一附屬用品。
早期的名片盒多以銀或銅制成,后來又出現了檀香木、紫檀木、犀皮、玳瑁等材質,其形態多為長方形的扁盒子,有上下開啟的連體小箱式,也有盒身和盒蓋分開的小匣式。名片盒上的圖案,融合了雕、鏤、刻、鑲等諸多工藝,做工極其精巧細致,除了實用價值,還有裝飾的作用。尤其是以硬木制作的名片盒,堪稱精美的藝術品。工匠們以刀代筆,以圓雕、透雕、平雕、線雕等工藝,在木盒上面刻畫山水人物、花鳥魚蟲、戲曲故事等圖案,使之具有一種玲瓏剔透的藝術效果,增添了文玩韻味和藝術氣質。
由于名片盒的誕生年代不長,又屬于名聲不彰的小件雜項,過去常遭人忽視。然而隨著近年來收藏熱的升溫,原本較為冷門的名片盒的收藏價值空間也被很多藏家挖掘出來,成為了藏市上的“潛力股”。
收藏名片盒,有材質、年份、工藝三要素:材質乃以珍異為貴,其次是辨清所屬的時代,制作工藝則以雕琢手法精致細膩、圖案布局精妙、造型完整為收藏的基本前提。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