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藍碧璽。(資料圖)

碧璽原石。(資料圖)

價值170萬元的碧璽項鏈。(資料圖)

金絲雀黃碧璽。(資料圖)

帕拉伊巴碧璽。(資料圖
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與清代碧璽不相上下
去年,一件估價不超過20萬港元的碧璽作品卻拍出了百萬元的價格!在近兩年的古玩雜項、奢侈品珠寶拍賣會上,碧璽這種新型的收藏型寶石開始嶄露頭角,而且價格上漲趨勢十分明顯。那么碧璽為什么能在拍場上強勢吸金呢?現代碧璽技術更高超,收藏碧璽選擇古代的還是現代的好呢?
收藏周刊記者 崔權 綜述
去年碧璽拍賣有不俗表現
在如今的寶玉石、奢侈品收藏市場上,曾經知名度不高的碧璽價格節節飆升,高品質的碧璽在國際市場的價值升了8倍,升值潛力甚至高過鉆石、黃金等投資型寶石或貴金屬。
2011年,碧璽作為古玩雜項、奢侈品珠寶的一類小眾藏品在拍場上有著不俗的表現。2011年4月8日的香港蘇富比(微博)春拍中的一串粉紅色碧璽朝珠亮相,估價15萬至20萬港元,最終成交價達到人民幣102.7萬元,創下了碧璽拍賣成交價首次過百萬元的紀錄,是迄今為止碧璽拍賣的最高價格。
碧璽的市場走俏并不是瞬間的爆發,它有著自己的發展軌跡。早在1995年,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率先把碧璽帶上拍場。隨后,碧璽的拍賣公司數量逐年遞增,2011年已激增到70家。2012年的春拍上也已經出現了例如中聯環球、藝融國際拍賣等新成立不久的拍賣公司拍賣 碧璽。同時,日本的橫濱國際拍賣公司也有鑲嵌碧璽的白玉如意上拍。
從1995年拍場上出現的第一件碧璽鼻煙壺開始到今天的碧璽上拍作品中也能看出,清代碧璽是拍場的主流品類。據統計,1996年至2011年這15年間,碧璽在拍賣場上的成交記錄中,清代碧璽物件總共占到了總成交量668件的48%,當代碧璽作品成交量也占48%,民國與明代的碧璽物件數量較少,各占3.6%和0.4%。
慈禧重視碧璽使其大為流行
碧璽的流行緣何能夠起于清代?這里要提到一個關鍵人物——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掌政時期,碧璽在中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根據故宮(微博)史料記載,僅從1900年到1908年這8年間,宮廷造辦處就到美國圣地亞哥采購各色碧璽達數噸之重。清末大太監李蓮英之侄李成武所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了慈禧死后陪葬物品的情況:慈禧太后“腳蹬碧璽蓮花,重三十六兩八錢,估值七十五萬兩。”此外,慈禧太后的金絲錦被也鑲嵌有很多碧璽。故宮博物院現藏有碧璽舊物,其中朝珠上掛的一顆大的紅碧璽,已成為無價珍寶。
據藝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雨分析,“在清代,大多數流入的碧璽,被作為貢品上供給宮廷,貢品級別的碧璽當然是好東西。清代當時比較富裕,在斯里蘭卡賣一兩的碧璽在清代可以賣出三兩的價格,這樣外國商人都愿意把貨拉到中國出售。民間也有少量碧璽流通,但大多數流出境外的碧璽品質、工藝也都不會差。所以總的來說,清代的碧璽,它包含歷史價值,寶石價值就有了獨特的稀缺性,不可復制,這是清代碧璽在拍賣場上占有如此大分量的原因”。
現代碧璽價格高因材質工藝好
現代碧璽作品為何也能分得半壁江山?姜雨分析說:“拍場上成交的清代碧璽物件雖多,但這并不代表清代的碧璽石料本身和加工工藝就是最好的。淺粉色其實是紅碧璽里品質較為低檔的顏色。有一種叫帕拉伊巴的碧璽,產自巴西一個叫帕拉伊巴的地方,被發現的時間不是很長。它的品質是碧璽中最高的,也曾經在拍賣場上出現過?,F在的開采工具和技術已經比那時候進步了很多,首先能開出好品質的石料,再有現在的碧璽加工工藝水平很高,所以在拍賣場上拍的很多現代作品甚至比清代的作品更具有收藏價值。”
專家教路
四招判斷碧璽價值
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拍上一顆6.96克拉顏色濃艷飽和度相當高的帕拉伊巴碧璽,以驚人的65.7萬元成交,每克拉價格高達9.5萬元。而2011年天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春拍一顆15.24克拉的橢圓形桃紅色碧璽以15.4萬元成交,價格僅為每克拉1萬元(皆指人民幣)。價格相差如此之大,那么收藏碧璽有何竅門?對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寶石教研室主任、中國珠寶首飾鑒定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英國寶石協會FGA注冊培訓導師余曉艷列出了四招絕技。
帕拉伊巴碧璽最為珍貴
第一招,從顏色看,目前市場上領銜最高的是帕拉伊巴碧璽,其擁有十分罕見的霓虹藍色,廣受人們喜愛,價位一直居高不下,零售價可高至每克拉2萬美元,當屬絕對的收藏級碧璽。
其次廣受藏家喜愛的是顏色純正的紅碧璽,一直以來碧璽市場亦以紅色系列最為暢銷。品質優良的西瓜碧璽也是在國際交易市場上的寵兒。由于純正藍色的碧璽非常稀少,目前其市場價格幾乎與艷紅色的碧璽不相上下,所以藍碧璽也是收藏的不錯選擇。綠色碧璽中鉻碧璽呈鮮艷的綠色,可與祖母綠媲美,是綠色系列碧璽中的珍品。
另外,2000年秋天還發現了一種極為罕見的純正艷黃色碧璽,顏色如金絲雀的羽毛一般醇美鮮亮、討人喜愛。尤其大顆粒的“金絲雀黃”碧璽在國際市場上的數量極為稀少,其價格也可以遠高于同等大小和品質的艷紅色碧璽及純正藍色碧璽,也是值得收藏的一個品種。
作為普通消費者,一般很少能接觸到如帕拉伊巴碧璽或金絲雀黃碧璽,更合適的收藏對象是艷紅色、鮮藍色、翠綠色和紅綠雙色的碧璽。
包裹體越少碧璽品質越好
第二方面,碧璽的價格還受顆粒大小、凈度、透明度、加工工藝等方面的影響。如果是收藏碧璽雕件,除了考慮原料的好壞外,作品的藝術設計及加工工藝、雕件所賦予的文化寓意等也都是收藏時必須考慮的。
第三方面,碧璽內部的包裹體對碧璽的價格也有直接影響,主要分為固態的品質包裹體、流體包裹體、色帶和生長紋等。通常,過多的包裹體會影響碧璽的質量;包裹體會使射入寶石內部的光線分散而影響其顏色及火彩的表現,也會降低寶石的透明度;若包裹體為裂紋,還會降低碧璽的耐久性,使其較易破損。因此,在同等條件下,包裹體越少,即凈度越高的碧璽品質越好,價格也越高。
第四方面,關于碧璽的鑒定,目前碧璽的優化處理常用的方法有熱處理、染色、充填、輻照和覆膜處理等。方法非常多樣,而且工藝比較先進,一般的消費者很難通過自己的肉眼或經驗判斷,所以最好還是委托專業的鑒定機構來進行鑒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