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卓克藝術網博覽會2011秋《藝術在線》雜志,映入眼簾的是“2011春拍過半,當億元已經成為常態”的資訊文章中傳達的:2011年的春拍季已經過半,藝術品市場的持續火爆非常給力,不僅國際拍賣巨頭加士得、蘇富比連創佳績,國內的四大拍賣公司嘉德、保利、韓海和匡時也接連上演著“破億”大戲……溫州炒房團投身藝術品收藏,吳冠中的作品《獅子林》以1.15億元成交,齊白石作品《松柏高位圖·篆書四言聯》在中國嘉德春拍會上以4.255億元成交等新聞,涮洗和創造了中國現、當代藝術拍賣史上的一個個之最。
在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加之世界經濟發展的速度減緩,歐洲經濟的大蕭條國家新的貨幣緊縮政策出臺等等狀況下可能給全球的經濟帶入新一輪“冰河”時期,導致各路富商們的投資和發展熱情從高位轉向了低迷,但人們對金錢的追捧熱度指標還在不斷的攀升和膨脹,當下物欲對人們的精神刺激已經沖昏了自己的頭腦,加上貨幣的一再貶值把人們的投資和消費轉移到收藏藝術品上來,似乎藝術品收藏更能體現貨幣的增值與保值。當大家一窩蜂似地涉足到書畫領域中,絕大多數貨幣持有者又苦于對書畫的不勝了解,導致了購買大量的書畫復制品或藝術價值不高的作品,而這些投資與回報在日后往往是無法兌現,進而會形成在投資與收藏行業中出現的惡性欺詐行為肆無忌憚的發酵和變本加厲的膨脹。
為了提高準備進入書畫市場淘金者的相關知識,同時也為了和業內人士進行交流,我認為進入書畫市場除了應認真學習必要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注意《2011博寶藝術網潛力藝術家年鑒》中談到的三個方面:首先是藝術作品收藏的單一特質和功利思想。初入收藏界的朋友往往對藝術品的升值潛力與甄別能力方面缺乏知識,易于集中資金收購某位自己看好的藝術家的作品以待升值,須注意的是,單一化和功利化的收藏往往造成投資成本和風險的增加,尤其是“押寶”式的投資更是收藏界的大忌;二是重名氣而忽視潛力。固然,知名藝術家的作品理應成為人們追逐的焦點,但成功的收藏家們往往將目光放在真正具有升值潛力的藝術作品上,那些記錄著民族與社會變遷、自我生存體驗、個人生活記憶等內涵,或是在繪畫技法與表現形式方面有著革新與突破的作品,更應該是有待發現和挖掘的瑰寶;三是專業知識的缺乏。這在初入收藏界的人士里面非常常見,絕大多數收藏家由于缺乏對美術史的宏觀掌控能力,以至于無法超越市場風向,因而藏品選擇面狹窄,一些優秀的作品無法通過有效的渠道進入到他們的視野當中。這些都造成了藝術家和收藏家在消費之間,在評價與收藏之間的一系列矛盾,而這些都是出現于初入收藏界中的人們所暴露出來的問題。
從市場規律上來看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只是在進入該行業中收藏者如何更快、更準確地把握藝術作品的脈絡,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損失呢?我認為應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一是在進入該行業時,要虛心向前輩學習,多查閱一些相關藝術家的資料和畫冊,以便在其作品前有更多知識儲備以備不時之需。其二是在了解某件作品或某位藝術家市場行情時,盡量避免道聽途說的方式式地進行了解,因在此過程中說教者往往會有某些個人藝術觀點的局限或傾向。此時,在理解其傳授內容上盡量要結合自己已知的專業知識進行分析,甄別對待每一個疑問,畢竟投資的是自己的資金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看,所謂“看”前提是必須培養自己對書畫藝術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解決這個問題是盡可能多地給自己創造和藝術家本人接觸或觀看藝術作品展覽的機會,這樣就能自然而然的提升自己專業素養和甄別偽劣作品的能力。
目前,從文化藝術產業化的發展趨勢上來看,國家對于藝術家群體的扶持和管理還處在初級的松散階段,對于具有藝術創新及其價值規律藝術作品體系難以規范和管理,期待著藝術市場的規范化還有很長的差距。這給一些藝術投資從業者和別有用心的人們提供了投機的可乘之機,但實際上傷害的還是藝術家本人、藝術消費者和整個藝術行業從業人員,真希望通過上述的敘述,能給準備加入藝術投資的人們一些幫助,從而達到共同進步、提升和繁榮藝術投資或收藏市場的良好效果。
參考書目:
《2011博寶藝術網潛力藝術家年鑒》,主辦:北京千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淺談架上繪畫藝術作品投資與收藏
淺談架上繪畫藝術作品投資與收藏
淺談架上繪畫藝術作品投資與收藏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