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價格趨高的當代藝術,真假難辨的中國書畫,是否還有第三種可以選擇的架上繪畫藝術品作為墻上的擺設?答案也許是西方油畫。
4月29日起,“藝術北京2012”藝術博覽會在北京農展館開幕。展館分為當代館與館兩大部分,其中西方油畫在館中格外引人注目。
“不論是風景畫,還是家庭畫,19世紀西方油畫在審美教育和家庭教育上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也是為什么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購買的原因”,比起晦澀難懂的當代藝術,或是需要一定傳統書畫功底欣賞的中國書畫題材,西方油畫的欣賞和投資的門檻并不高。
伴隨著畫廊近年的發展,周莉總結西方油畫在上海和北京兩地銷售最好,“上海藏家以自己是否喜歡同時又兼具投資價值為主要購買意圖,但比較大的作品卻多在北京成交”。世界級大師的作品一般都是財團及企業主購買,價格超千萬;有據可查的名家之作,價格在幾百萬之間,這是畫廊經營的主流;再到居家的小配畫,盡管并非出自名家之手,但也有百年歷史,一般在10萬以下,購買者以女性為主。
“相比當代藝術的泡沫、中國書畫的真假,西方油畫這個板塊已經在市場沉淀了幾個世紀,它有著完好有跡可循的收藏歷史、交易記錄,價格上也不會大起大落,每年都是穩固上升之中。特別是目前歐美經濟比較低迷,給了中國藏家一個機會:花有限的資金可以將歐洲的藝術精品帶回家。”
為了因應客戶需求,畫廊的作品數據庫在逐漸建設之中,巴格羅、畢沙羅、莫奈、米勒等大師作品已經在庫,并開始在中國推廣和傳播;西方油畫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藝術家克萊爾家族的作品也被帶到中國;更進一步是為收藏家量身定做收藏計劃,應收藏家的特別意愿開展的相應作品選擇也在開展之中。
買這種西方油畫是穩健型投資,保值增值,可以世世代代地傳下去,因為畫作本身已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既能欣賞又能賺錢。因此,這種畫在西方被叫做“墻上的軟黃金”。
西方油畫開始在中國市場受認同
西方油畫開始在中國市場受認同
西方油畫開始在中國市場受認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