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泳峰
2011年是紫砂壺單件拍品價格漲幅最快的一年,據雅昌網統計,迄今成交價格超過千萬元的紫砂壺共有7件,其中5件是在2011年成交的。但是,紫砂壺的真偽鑒定難度遠遠大于瓷器,真偽之間有云泥之差,價值則有天壤之別,這也正是當前紫砂壺收藏最大的難點。
自古得文人雅士喜愛
江蘇宜興古稱陽羨,它生產的紫砂壺以古樸典雅的造型,題材廣泛的裝飾,集書法、繪畫、篆刻于一體的藝術風格,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紫砂壺的質地細膩,胎體含鐵量高,給人以深沉含蓄之感。紫砂壺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用它泡茶,色、香、味俱佳,即使注入沸水亦能有茶香;紫砂壺經高溫燒成后,冷熱聚變均不易炸裂,耐熱性和隔熱性強,經久耐用。古人有飲茶品茗的雅趣,古拙純厚的紫砂壺深得無數文人雅士篤好,借物寄情,甚至連九五之尊的帝王也愛不釋手。比如,康熙年間就有“康熙御制”款琺瑯彩紫砂壺,雍正皇帝曾下旨燒制御用的紫砂壺,乾隆皇帝則在紫砂壺上親筆題詩,并作御制詩加以贊頌。
紫砂壺的燒制自明代開始,明代的周高起在《陽羨茗壺錄》中記載正德、嘉靖年間的書童供春最早以紫砂做壺。供春之后,明清兩代先后涌現出許多紫砂壺的制作名家,如明代的董翰、趙梁、袁錫、時鵬、李茂林、時大彬、李仲芳、徐有泉等,清代的陳鳴遠、楊彭年、陳鴻壽、朱石梅、瞿子治等。其中,明代時大彬制作的紫砂壺集詩、書、畫、章于一體,幾乎名噪一時;清代陳鴻壽擅長在紫砂壺上題詩作畫,他設計的紫砂壺式樣融入了文人情調,有“曼生十八式”之稱,更是頗負盛名。當代紫砂壺的制作可謂是人材輩出,出現了無數名傳遐邇的制作名家,如顧景舟、何道洪、吳云根、朱可心、呂堯臣、周桂珍、蔣蓉、裴石民等,都是身懷絕技,各有所長,作品膾炙人口。
現代名家一壺難求
近年來紫砂壺拍賣漸成氣侯,市場價格扶搖直上,無論是明清時期的紫砂壺,還是現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壺,均受到人們追捧。在快速上升的市場行情中,以顧景舟為代表的現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壺的漲幅速度尤其引人注目,比如2010年中國嘉德(微博)春拍的一件顧景舟制作的紫砂壺以1232萬元人民幣成交,成為這年紫砂壺的拍賣紀錄。
迅速興起的紫砂壺拍賣,經過2010年的市場鋪墊,在2011年發展成為新興的藝術品門類,中國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時(微博)、北京保利、西冷拍賣等拍賣公司均辟出紫砂壺專場,并且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力。明清時期制作的紫砂壺在拍賣市場上較為少見,成交價格高漲,比如2011年中國嘉德春拍的一件“乾隆御制”款御題詩金銀彩山水紋紫砂方壺以862.5萬元人民幣成交,香港佳士得春拍的一件清代南瓜式紫砂壺以704.754萬港幣成交。現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壺在拍賣市場上經常創出高價,往往是一壺難求,成交價格超過千萬元。2011年共有5件紫砂壺的成交價格超過千萬元,而且全部為顧景舟的作品,比如中國嘉德春拍的一件顧景舟與韓美林(微博)合作的紫砂提梁盤壺以1150萬元人民幣成交,北京保利秋拍的一套11件的顧景舟制作的紫砂提璧組壺以1782.5萬元人民幣成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