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藍》絹上油畫90×160cm2012年林依輪供圖

林依輪
在草場地空白空間里,《愛情鳥》演唱者林依輪向記者講述了他除了歌手外的另一個身份:藏家。林依輪涉入收藏較早,現在以當代藝術為主,他告誡新手,收藏要量財力而為。
買藝術家標志性創作
林依輪的收藏以當代藝術為主,包括架上繪畫、少量的裝置和觀念藝術作品。對于收藏,他的要求很高,必須能和藝術家對話,了解藝術家及作品,才能開始買入。
“這些作品最好是藝術家的標志性創作,比如岳敏君的大笑、方力鈞(微博)的光頭、曾梵志的亂草,同時也需要故事性更明確的作品。”林依輪認為,藝術家之所以不是一個簡單的畫匠,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的想法注入作品中,向觀者闡述出一個個故事。有些作品很直白,有些作品有更深層次的含義,這時就需要多跟藝術家交流,了解作品的深意。
勤逛畫廊也有漏可撿
林依輪在收藏界也屬于老資格,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涉足收藏。他說他的藏品來源多是通過博覽會、拍賣行和畫廊。
在本屆中藝博上,林依輪購買了年輕藝術家謝帆的《樹·藍》;2007年林依輪在香港蘇富比(微博)秋拍上以200萬元拍得了周春芽(微博)1999年的《綠狗》,而當時同等尺幅的綠狗系列作品,成交價在300萬元左右。
撿到漏就像撿到寶一樣,是最讓藏友欣喜的事情。林依輪曾經在拍賣行撿過漏,他說拍賣行撿漏是極少見的,畫廊里的作品因為價格多數還有空間,在畫廊撿漏的概率更高。
雖然林依輪自己通過博覽會和拍賣行買到了心儀的藏品,不過,對于普通藏友,林依輪建議還是多去畫廊逛逛。“北京很多畫廊的經營理念已非常成熟,畫廊老板已經幫你篩選過一次藏品了,藏家在挑選時自然已經站在一個高點上。”
經常去畫廊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林依輪總結,可以有更多和藝術家接觸的機會。“大部分被看好的藝術家都會簽約畫廊,遇到展覽的時候他們都會出席。”
涉足收藏要量財而行
很多人將收藏作為一種錢生錢的方式,林依輪告誡,如果不是真心喜歡收藏,不要選擇投資藝術品,不能為了投資而囤積作品。收藏首先要明確一點:財力。“每個人的收藏預算需根據收入決定,最好不要超過自己全年收入的20%-30%。”
對剛入門的藏友,他建議可以收藏年輕藝術家作品。“我之前購買了很多年輕藝術家作品,價格都翻了幾倍。比如梁元偉、仇曉飛。”購買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是最考驗藏友眼光的。林依輪建議藏友多參觀博物館,從欣賞大師的作品開始逐步提升自己的眼力與品位。
■收藏十問
1.是否建議別人參觀你的收藏空間
不會。
2.是否考慮建一個自己的美術館
沒有,我還不夠資格。
3.收藏藝術品給你帶來的最大好處
清心益腦,可以結交更多有意思的朋友。
4.收藏最多的藝術家是誰
超過兩件的有梁元偉。
5.至今最大的憾事
當時沒有買劉野的《劍》。
6.哪件藏品丟了會最傷心
都會傷心,所有藏品都刻在腦子里了。
7.曾有藝術家贈畫于你嗎
有,不多。
8.會出售自己的藏品嗎
一般不會,它們是我記憶的載體。
9.一般人涉足收藏有限制嗎
有,有穩定的收入和家,才具備收藏條件。
10.對新手的建議
量力而為,多提升眼力。
本報記者李雅璐本報記者王劍(微博)濤攝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