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翰海拍賣之清乾隆白玉御制金剛杵

紐約佳士得2011年9月亞洲藝術周許漢卿珍藏拍賣之清十八世紀和田白玉俏色翠玉瓜瓞綿綿把件配隨形紫檀盒-142.65萬美元.

紐約佳士得亞洲藝術周許漢卿珍藏拍賣之清十七世紀或以前的黃玉辟邪形紙-72.25萬美元.
玉器交易行情再上層樓
于明
2011年玉器界的狀況,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更上一層樓。具體講,玉器理論研究又上一個新臺階,玉器鑒賞收藏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以明清玉為代表的古玉開始體現出其真正的價值,現代玉器的質量和價格也是節節攀高。玉器開始真正成為中國藝術品的重要收藏品種之一。
理論研究推動市場
理論研究永遠會走在實踐的前面,并對實踐產生巨大的影響與推動。2011年,在全國范圍內共召開了三次有影響力的玉器方面的學術會議。
2011岫巖玉與中國玉文化學術研討會 岫巖玉是中國玉文化的基石之一,遠在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時期,岫巖玉就成為紅山文化玉器的主要材料,為中國玉文化奠定了基礎,拉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此后數千年中,也一直是中國玉器的重要材料,特別是在清末民初,岫巖玉又一次成為玉器的重要材料,為玉器表現農業社會的豐收和富饒,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譜寫了近代玉文化的一首頌歌。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岫巖玉的產量不斷提高,制作工藝也有長足進步。這一切理應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而日益廣泛地被人們所認可和接受,但事實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其理論研究一直沒有跟上是原因之一,其理論研究遠遠落后于當前時代的需要。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等單位在岫巖縣人民政府的配合下,2011年7月6日召開“2011岫巖玉與中國玉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由社科院考古所劉國祥研究員主持,牟永抗、郭大順、盧兆蔭、劉國祥、姜濤、張敬國、吉琨璋、于明、陳啟賢等近百名玉文化學者盡數與會。這次會議研討了岫巖玉在中國玉文化中的歷史地位,以及今后的發展方向,對于提高當今岫巖玉作品的文化層次起到了重要作用。
良渚論壇——中華玉文化中心第三屆年會玉文化年會 年會于2011年12月20日在浙江余杭舉行。當今玉器研究的重要學者如張忠培、牟永抗、郭大順、張敬國等都出席了會議。每次年會都安排一個展覽主題,2011年主題是“玉魂國魄——凌家灘玉器精品展”,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等文博機構所藏凌家灘出土玉器在良渚博物院的一次共同展覽。會議提交的多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探討了國內外玉文化研究的一些專題,分享了玉文化的一些學術見解,發表了考古文博界的一些玉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對指導玉器的鑒賞和收藏具有積極的意義。
石峁玉器研討會 說起來,2011年最有意思的玉文化研討會是“石峁玉器研討會”。石峁遺址位于陜西省神木縣石峁村,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年左右。文物部門在遺址地區征集了一些玉器,但什么是石峁玉器,典型特征是什么,學術界的認知模模糊糊,如同霧里看花。石峁玉器竟成了中國玉器研究的一大盲點。
在神木縣收藏家胡文高先生積極促成下,神木縣政府于2011年12月26日至28日主辦了石峁玉器研討會。郭大順、鄧淑蘋、張敬國、劉云輝、徐琳、張宏明、吉琨璋、于明等海內外知名玉器專家與會。石峁玉器研討會一開,東西一看,玉器專家們心里豁然開朗,原來石卯玉器是這個樣子。
說石峁玉器是中國玉器研究一大盲點,是因為文博界對石峁玉器認知存在誤區。幾十年來,考古出土了大量玉器,特別是許多墓葬出土了一些前代玉器,這些玉器多有明確斷代。石峁玉器一直沒有明確認識,主要是因為石峁玉器沒有明確的出土地點。學術界認可的石峁玉器五六千件,多沒有準確的出土地點。陜西歷史博物館所藏127件(臺北故宮博物院玉器專家鄧淑蘋女士認為其中一件不是石峁玉器,應為126件),都是上世紀70年代在神木縣征集的。由于石峁玉器沒有出土的標準器,故除鄧淑蘋女士做過系統研究外,再無人深入涉足,以至于許多可能是石峁玉器的器物,被當作是其他年代或文化類型的玉器了。筆者上手過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和山西侯馬晉侯墓地出土玉器,不乏大型片狀如刀或璋的器物,材質也是說不清的地方料,發掘者多將其歸為商代器物,部分可能是石峁玉器。
耀眼玉器節
大凡重大活動,國人都好稱為節,玉器行業也不例外。2011年幾個地方都舉辦了玉器節,較大規模的有安徽“蚌埠玉器節”和新疆“和田玉石旅游節”。
“和田玉石旅游節”2011年8月下旬在和田玉的故鄉新疆和田地區開幕。此時正值和田地區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天氣晴好,瓜果成熟。雖然會議期間被告知有些不確定的因素,但會議仍取得圓滿的成功。主賓邀請各界人士400余人與會。會議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巫新華先生等知名學者做了玉文化主題講座。筆者應和田地區副秘書長張明強先生的邀請,作為主講嘉賓,全程參加了會議,感受了和田人民的真誠與和田玉的魅力。筆者在和田地區國土局書記王誠陪同下,考察了和田玉料,特別是和田籽料的產出情況,真正體會“到了和田才知和田玉不貴”的含義。盡管我們說和田籽料還有,但資源之少,開采之難已非常人所能想象了,與會的每一位代表都體會了這一點。
明清玉仍是古玉交易主體
錢袋鼓了,吃得香的仍是自家菜,看順眼的還是自家老東西。這樣一來,中國古代藝術品價格一浪更比一浪高。從全世界藝術品交易的品類看,書畫絕對是占大頭,其次是雕塑藝術品,約占到藝術品成交量的10%左右。這幾年中國雕塑藝術品交易形勢好的品類主要有犀角制品、象牙制品及古玉。然而,隨著歲末犀角象牙制品禁止買賣的一紙禁令而成為過去,雕塑藝術品何去何從不好說,但這至少為古玉交易份額的擴大提供了機會。
古玉包括漢代以前的高古玉和唐代以后的民玉,特別是明清玉兩部分,交易方式有拍賣和民間交易兩種。
拍賣是藝術品價格的重要風向標,而且是重要的交易場所和方式,古玉也不例外。高古玉的拍賣數量本身就很少,一是受到國家政策的限制,高古玉有出土嫌疑,二是買家不多,所以高古玉拍賣多成古玉拍賣的點綴。古玉拍賣的重點多集中于明清玉器上,2011年古玉拍賣以明清玉為主的格局仍在延續,但2011年又有新特點。
帝王玉璽價格再攀新高 明清玉器的定價基本上是以皇家文化在先、玉料其次、雕工最后為原則。皇家文化的最高等級是璽印,玉又是古代帝王璽印的重要材料,所以,玉璽價格應該在其他玉器之上。幾年來,筆者一再強調玉璽重要性,價格會大大高于其他玉器,特別是在總結2010年玉器拍賣時更大篇幅述及。2011年拍賣情況印證了這一點。以2011年玉器拍賣之王清乾隆六十年(1795)白玉御題詩“太上皇帝”圓形玉璽為例,2007年10月9日在香港蘇富比(微博)拍出4625萬港幣,30個月后的2010年4月8日在香港蘇富比拍出9586萬港幣,再20個月后的2011年12月6日在北京保利拍出1.61億元。該璽玉質溫潤,刻工精細,不失為御用精品。筆者認為,由于中國人的皇權情結,此璽價格還有上升空間,其他與皇權有關的璽印價格也會大幅度提升。2011年3月26日,一方估價100萬至150萬歐元的清乾隆白玉璽,在法國圖盧茲的夏森-馬蘭巴(Chassaing-Marambat)拍賣行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以1239.3萬歐元(約合1.15億元)成交;2011年9月10日,美國費城的弗爾曼(Freeman’s)拍賣行的亞洲藝術拍賣會上,一方清代白玉璽以351.3萬美元(約合2245.58萬元)成交,是估價的八倍。可以預期,玉璽未來仍是中國玉器拍賣價格的最高層次。
單件作品價格直線躥升 明清玉器以深厚的歷史文化為背景,加之上等材料,精湛的工藝,高雅的意境而為現代人所寵愛。前幾年古玉價格雖有大幅提高升,相對于其他藝術品并不高。2011年下半年,在藝術品整體市況不佳的情況下,古玉倒是異軍突起,獨樹一幟,大有接力扛起藝術品價格大旗的態勢。藝術品品種各領風騷三五年,這兩年領頭羊的大旗,看來要落到玉器的肩上了。各大拍賣公司所拍古玉,特別是好的明清玉,總不乏追求者,在“買對不怕貴”的理念下,收藏者將玉器價格推舉得高高在上。2010年北京翰海春拍有件清乾隆白玉御制金剛杵,“乾隆年造”款,估10萬至15萬元,起拍價10萬元。一友人咨詢多少錢拍下,筆者想了想,復曰30萬元以內,結果拍至64.96萬元。筆者判斷價格高不可攀了,數年內不會有大的變化。誰料想,18個月后,這件玉杵又現身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估150萬至250萬元,218.5萬元成交!
專場拍賣聚集人氣 2000年以后,各大拍賣公司以玉器專場的方式聚攏人氣。2003年4月27日香港蘇富比“乾隆遺珍”拉開了玉器專場序幕。隨后,香港佳士得2004年4月26日的“德馨書屋玉器珍藏”,2006年11月28日的“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 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北京翰海2006年12月18日的“懷德堂珍藏清代玉雕”,香港佳士得2007年11月27日的“瑰玉清雕Ⅱ”等將玉器拍賣推向新的高度。這些年來,玉器專場拍賣已成趨勢,2011年各大拍賣公司仍有玉器專場出現,不過力度稍減,估計2012年還會有力度較大的玉器專場來聚攏人氣。
海外玉器拍賣增多 隨著國內玉器拍賣的升溫,海外玉器的拍賣業開始逐漸增多。法國圖盧茲的夏森-馬蘭巴拍賣的清代乾隆玉璽,英國倫敦的邦瀚斯拍賣的清代白玉筆筒和索爾茲伯里的伍利-沃利斯(Woolley & Wallis)拍賣的清乾隆白玉壺,美國費城弗爾曼拍賣的清代玉璽,佳士得的賽克勒玉器拍賣,透露著海外玉器拍賣升溫的信息。
民間交易仍以高古玉為主 拍賣市場上明清玉紅紅火火,但民間交易則是漢以前的高古玉為主。高古玉有多少真品,行內人心中有數,且不說2011歲末曝出的漢代玉凳拍賣鬧劇,就是平常又有多少是喜劇收場呢?到今天還在大肆收買高古玉的人,無非兩種:一是真正喜愛想將高古玉發揚光大的人,認為高古玉價格實在太低,與其價值太不相符,立志還高古玉本來價值,讓古老的玉文化煥發出現代光芒;二是想一夜暴富的人,這些人想看到的就是手中的東西日增萬金,目的不是發揚光大古玉,而是讓古玉插上財富的翅膀。如果是這個翅膀插在真正的古玉身上也就罷了,偏偏插在假古玉身上,你說這財富能飛得起來嗎?
新玉市場價格迷人眼
現代玉器市場也開始平地起風雷。由于新玉市場太大,風雷能起多久,還要拭目以待。新玉,特指當代和田玉,其價值評定及成交過程,好像全憑買賣雙方當事人一時的感覺,這無論是在新玉的民間交易中,還是在正規的拍賣中都有這種感覺。2011年7月西泠印社(微博)春拍中,大師作品拍得很好,出現了千萬級作品,而2011年12月18日的北京博觀五周年慶典拍賣中,價格又低得嚇人:大師作品從上半年的一克幾千元,走到下半年的幾百元至千余元。下半年固然有大勢不好的感覺,但也不至于如此弱不禁風。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許多作品包括大師的作品,是材料和工藝不完美的作品,特別是在材料不完美的情況下,即使是大師的作品價格也不會高。
現代玉的定價原則就是材料加雕工,也可以說是材料加現代藝術,這里首先就碰到玉器的材料問題。材料是玉器的基礎,它在最后器物的價值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不了解材料的價格來購買玉器,就等于盲人摸象,就是在瞎猜價格。因此,要了解新玉的定價標準,就要了解材料的來源及價格。
當代新玉材料主要包括的白玉和碧玉,一個是和田料、二是俄料、三是青海料、四是韓料。
和田料 和田地區產的玉有山料和籽料之分,山料就是從山上開采的玉料,籽料就是產自和田河里的料,稱和田籽料。籽料是和田玉中最好的白玉材料,優秀者有羊脂白玉之稱。
和田籽料漲價幅度巨大,1976年價格約100元左右∕千克;2009年達到萬元一克,即1000萬元∕千克,也就是說,和田籽料33年漲了十萬倍!2011年春節后,筆者從朋友處得知,2010年漲至3萬元一克,即3000萬元∕千克;2011年有人叫價10萬元一克,即1億元∕千克。
為什么漲得這么厲害?關鍵就是材料的稀缺性。和田籽料主要是產于和田的白玉河。筆者2011年8月下旬到和田地區參加玉石節,考察了和田地區籽料的產出情況,感覺只有一個,那就是好的籽料產出得太少了。過去和田籽料開采容易,量大質好,而現在白玉河的籽料基本沒有,已經在和田地區整體開采了。和田地區的河道在過去上億年間變化過很多次,形成了許多古河道,每一條古河道都有產出和田籽料的可能,現在的問題是,和田河現有的河道人們是看得見的,是有目標的挖掘,所以能大量的產出籽料,而古河道人們是看不到的,只能憑感覺大海撈針的去挖掘,可想而知,這種挖出籽料的難度有多大。投入的現代化挖掘工具,成本巨大。筆者在墨玉河旁的一個村子看到,因政府嚴令禁挖,村里村外停放了約600臺大型挖掘機,這種挖掘機每臺300多萬元,600多臺就是18億元!這么多錢,不都要在幾塊石頭上找回來嗎?和田籽料能不貴嗎?
當然,幾萬元一克的籽料是最好的和田籽料,并不是所有的和田籽料都這么貴。料差一分(白度、潤度、油度、致密度等),價格就差十倍。
實際上和田地區也有山料產出,量很少。現在所說的和田山料實際上是昆侖山沿線在和田地區以外其他幾個地方,如且末、若羌等地出的山料,這些地方的山料質地與和田籽料相差甚遠。
俄料 俄料產自俄國遠東地區貝加爾湖附近,其質量僅次于和田籽料。俄料從其質地的指標看,無論是白度、密度、油度還是致密度都很好,有些甚至可以與和田料相媲美,因為前幾年價格較低并且量大,一度成為中國玉器市場的主要材料。
俄料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進入中國。初時也就幾百元一千克,2011年稍微好一點的俄料幾萬至幾十萬元一千克。有種黑皮料,成器后可冒充和田籽料,漲至上百萬元一千克。應該說,碧玉材料以俄料碧玉最佳,新疆碧玉無論從質地,還是顏色,都無法和俄料碧玉相比。俄料碧玉高者幾十萬元一千克。俄料已屬高檔玉料,隨著俄羅斯政府限制俄料出口,價格會越來越高。
青海料 又叫昆侖玉,產自青海省格爾木地區,產量較大。其特點一是透,看起來有點像玻璃;二是水線重,水線就是玉料中間有一條條筋狀條帶,顏色有別于整體玉料。因此,制成作品要揚長避短,做成帶有復雜紋飾的作品如玉山子較好,過去揚州是玉山子的集中生產地,青海料用料較大。青海料1985年開采,價格便宜,幾元錢一千克,多數被當做仿古玉器的材料在用。我們今天仍然能夠看到許多青海料制成的仿古玉器。現在的青海料也是好材料,2011年價格大幅上漲,一千克好料,從幾千元、幾萬元上漲到幾十萬元。
韓料 產自韓國春川附近。筆者在北京潘家園市場了解到,2009年韓料制品約占低檔玉器的10%左右;2010年6月,韓料制品約占低檔玉器的30%左右;2010年12月,韓料制品約占低檔玉器的80%左右。2011年筆者在上海城隍廟逛地攤,看到韓料約占低檔玉器的90%左右。為什么這樣呢?無它,價格便宜。
2010年6月筆者到韓料礦區考察。得知玉料年度開采七八百噸,只能做低檔貨的玉料不向中國出口。能向中國出口的玉料,每月約二三十噸,2010年出口價約300元∕千克。韓料進口后,運費100元∕千克,這樣,韓料在中國的成本價約400元∕千克。因韓料相對便宜,加之量較大,其制品多出現在低端市場。2010年,韓料市價500元∕千克,一塊玉牌用料約200克,價格100元,手工費50元,300元批發,到了地攤,一塊玉牌賣500元,利潤可觀。2011年韓料價格跳躍式上漲,對中國的出口價漲到幾千元一千克了,到了國內,批發價格數萬元一千克。短短一年,韓料漲價百倍。這種情況在2012年還將繼續下去。
2011年中國玉器拍賣成交TOP10
序號 拍品名稱 尺寸 估價 成交價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拍品編號
TOP1 清 翡翠鏤雕螭龍帶鉤(1對) 長9.7厘米 3000萬至4000萬港幣 3426萬港幣 香港蘇富比 2011-10-5 1909
TOP2 清乾隆 御制白玉雕穿花八吉祥盤龍紋雙獸活環耳蓋瓶 高28厘米 2800萬至3500萬港幣 3314萬港幣 香港佳士得 2011-11-30 2917
TOP3 清乾隆 御制白玉茶壺 高11.8厘米 20萬至30萬英鎊 2100萬英鎊 索爾茲伯里 2011-5-18 471
TOP4 清乾隆 白玉雕升龍五蝠兆慶如意 長43.5厘米 600萬至800萬元 2070萬元 中國嘉德(微博) 2011-5-22 3552
TOP5 清乾隆 白玉雕葫蘆形葫蘆紋洗 長23.5厘米 10萬至15萬英鎊 172.125萬英鎊 倫敦佳士得 2011-5-10 25
TOP6 清乾隆/嘉慶 白玉仿古夔龍紋螭龍耳長方蓋瓶 高21厘米 75萬至100萬美元 265.85萬美元 紐約佳士得 2011-9-15 1025
TOP7 清乾隆 詠和田玉龍尾觥 高17厘米 15萬至20萬歐元 196.875萬歐元 巴黎蘇富比 2011-6-9 23
TOP8 翟倚衛 和田玉籽料三顧茅廬套牌 尺寸不一 咨詢價 1680萬元 北京博觀 2011-12-18 218
TOP9 清乾隆 白玉雕御題詩松山訪友紋山子 長50厘米 1000萬至1200萬元 1667.5萬元 北京東正 2011-6-5 407
TOP10 清乾隆 御題詩白玉仿漢龍尾觥 長17厘米 800萬至1200萬元 1437.5萬元 北京保利 2011-6-5 7177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