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訊 (記者刁曉平) 由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主辦的“水墨諧趣畫藝術作品欣賞會•著名畫家朱光榮藝術作品” 于2012年01月15日-2012年01月30日在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宗藝堂舉行。朱光榮老師接受了我們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專訪。香港宗藝堂網址(http://zyt.china9986.com)
朱光榮簡介:
自學成才,資深美術編輯。曾發表、出版國畫、年畫、連環畫、漫畫等千余幅。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和全國漫畫大展,兩次獲甘肅省美術創作一等獎,兩次獲全省文藝最高獎——敦煌文藝獎,2008年又獲首屆甘肅美術金駝獎。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漫畫學會會長,主任編輯。
近十年來,他主要致力于水墨諧趣畫的創作,有四幅參加了首屆中國水墨漫畫邀請展,全被豐子愷紀念館永久收藏。2009年,被邀參加香港百名書畫名家大展,《快樂人生》一畫(右圖)被成功拍賣,還被國務院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評為國(賓)禮特供藝術家,被香港國際畫院聘為人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曾在蘭州、廣州、珠海、江門、東莞、佛山、汕頭、浦江、長沙等地參加書畫交流展和個展,他的水墨諧趣畫受到多方觀眾的喜愛和歡迎。

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策展人鐵漢與著名畫家朱光榮(左)交流
被訪談人:著名畫家朱光榮
訪談人: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策展人鐵漢、刁曉平
記錄人:刁曉平
訪談人:朱老師,您好!歡迎您來到我們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訪談室!
畫家朱光榮老師:謝謝!
訪談人:朱老師,您是什么時候開始畫水墨諧趣畫的?
畫家朱光榮:應該是在90年代開始畫水墨漫畫,當時還不是很流行,因為它主要以諷刺為主內容。2000后,諷刺漫畫市場比較萎縮,不少漫畫家開始轉向水墨漫畫,我也開始水墨的創作,直到2002年,退休后才開始比較集中精力創作水墨諧趣畫。
訪談人:朱老師,什么叫諧趣畫?您畫的諧趣畫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水墨漫畫有什么不同?
畫家朱光榮:所謂諧趣畫,只是就題材而言的,其實也是中國畫中的一種人物畫而已。它將中國畫的技法和漫畫的夸張與幽默巧妙地結合起來,用詼諧的語言和有趣的造型完成畫面的意境,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感受。
水墨漫畫也是中國畫中的人物畫,水墨諧趣畫就是題材選擇上多用詼諧有趣的內容。諷刺的內容比較少,還是以輕松的筆墨表現生活中的情趣和對人生的感悟。
訪談人:您為什么喜歡畫水墨諧趣畫?
畫家朱光榮:現在人們處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生活節奏比較快,生活壓力也比較大,人們喜歡在工作和學習之余,找一些輕松愉悅的藝術作品來調節自己的精神生活。我想水墨諧趣畫正好能滿足人們這種精神需求,也能表達我自己人生的一些感悟和體驗。在表現技法上,我又有較多的優勢,我年輕時候主要學習國畫人物,后來,又集中一段時間搞漫畫。這些優勢對創造水墨諧趣畫非常有利。所以我覺得畫水墨諧趣畫對我來說,不僅能夠發揮我的美術技法所長,而且還能充分地表達我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所以我喜歡水墨諧趣畫。
訪談人:您的畫反映現實生活的題材比較多,您為什么選擇這類題材?
畫家朱光榮:我注意到在中國畫壇上,從事水墨漫畫的畫家大部分所畫的題材都是古代人物,或用一些成語故事、典故來借古諷今,表達現實生活的比較題材比較少。而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大量的有趣的故事和貼近百姓生活的情節,需要我們去表達,去歌頌。不表現現實生活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作品,不受大眾喜歡的,所以我在創作中盡量選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容易被大眾接受。
訪談人:在表現形式上,您介紹一下您畫的特點?
畫家朱光榮:我的水墨諧趣畫的特點就是集國畫、漫畫、書法于一體的一種藝術形式。我常把它稱之為詩、書、畫三鮮。鮮者新鮮、少見,一般國畫家不會在畫上題很多款,而且占的位置很小,而我的畫上,題款占很大的比例,我用的書體也比較醒目,多用打油詩或者名言警句。畫面人物造型多夸張,技法是國畫技法。
訪談人:這么多作品中,您最喜歡哪張作品?
畫家朱光榮:我最喜歡的我的代表作《幸福》,這張畫很受觀眾的歡迎,有錢的人喜歡,沒錢的人也喜歡,有權的人喜歡,普通老百姓也喜歡。在09年東南亞及歐洲巡展中獲得金獎。它表達了一種平和而實在的幸福觀。人們對幸福的理解有很多種,但總離不開自己親身的感受和感覺。這幅畫準確地表達了人們對幸福追求和真實情感。
訪談人:你的藝術追求是什么?
畫家朱光榮:我對水墨諧趣畫的藝術追求是雅俗共賞,一張畫如果你的技巧再高,題款再瀟灑,但是一般老百姓看不懂,這張畫有什么意義呢?所以無論在構思、畫面處理、色彩、線條的運用以及題款我都精心處理,精心安排,讓人容易接受。我的畫是給老百姓看的,所以一定要叫老百姓能看明白,能理解,尤其是題款,我喜歡用打油詩,就是讓老百姓讀起來朗朗上口,有親切感。
訪談人:謝謝朱老師接受我們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的采訪!
畫家朱光榮:謝謝!
朱光榮作品欣賞

《快樂人生》

《幸福》

《悄悄話》

《相約葫蘆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