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初春的下午,筆者匆匆趕到國粹苑,一進大門,怡然、寧靜之感讓人頓覺舒服,在這繁華的北京城里,這是一個難得的鬧中取靜之地,堵江華的“將軍翰墨紫砂院”就坐落在這里。在這個安靜、優雅的紫砂小天地中,堵江華端坐桌前,煮水、沏茶,當然是用他最鐘愛的紫砂壺。
結緣紫砂定終身事業
生在陶都宜興的堵江華,從小對紫砂就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不過學生時期的他卻從沒想過從事紫砂行業,因為那時的他覺得這只是一門手藝,對紫砂業者的認識也只停留在樸實的手工藝人。
后來因為工作需要,他對紫砂有了更多的了解,逐漸發現自己與紫砂似乎天性相通,用他的話說“自己天生就是為紫砂而來”。恰逢此時,一位在紫砂廠工作的朋友邀請他設計紫砂產品,他幾乎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邀請,從此真正開始了他的“紫砂人生”。
對堵江華來說,紫砂賦予了他雙重身份,談到紫砂研究,他是學者;談到紫砂創作,他是藝術家。對此,他非常謙遜,說:“學者還不敢當,只能說是個學習者。我想,一個藝術家與普通藝人的區別就在于,他在專注于創作的同時更注重自身學養的積累、內涵的提升,而自身的學養和內涵也會在作品中自然地體現出來。”
將軍紫砂顯大愛情懷
在堵江華的眾多作品中,與百余位將軍共同創作的“將軍翰墨紫砂”系列作品是他的大愛,談起這些作品堵江華立刻神采飛揚,像夸贊自己的孩子一樣興奮、自豪。他說:“歷史上,歷代將軍不僅是興國安幫的中流砥柱,他們中的很多人也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東晉任寧遠將軍、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王曦之,平定‘安史之亂’建下奇功的唐朝‘魯郡開國公’顏真卿,他們不僅是剛正不阿的將軍,也是名冠天下的書法大家。還有辛棄疾、文天祥、岳飛等等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詩人、民族英雄,不僅為報國安民作出了貢獻,同時也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跡。”
正是這種濃厚的歷史情懷,使堵江華萌生了把將軍書法與紫砂藝術相結合的想法。“多年前我就有個設想,如果把將軍書法與樸雅兼俱的紫砂壺相結合,可以為紫砂藝術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元素”,“與文人書法相比,將軍書法率直、正氣、蒼勁、雄渾,獨具精神魅力”。
近年來,堵江華陸續邀請了一些熱衷參與推動傳統文化發展的將軍,創作了一批獨俱將軍精神的“將軍書法”,鐫刻于他為此創作的一批紫砂壺上。從構想到完成歷時數年,先后與一百余位將軍進行合作,并匯集成《將軍翰墨紫砂譜》。同時,在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的支持下,他創立了“將軍翰墨紫砂院”,作為長期向公眾免費展出“將軍翰墨紫砂”作品的場所,既展示出當代共和國將軍的儒雅風采,同時也能讓更多的人了解紫砂文化。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