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納德-維納是一位頗具國際影響力的法國藝術家。1966年,伯納德移居紐約,對于他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移居美國之前,他的作品參考數學理論及科學概念,具有非常鮮明的觀念藝術風格和特立獨行的個人特色。自1976年以后,伯納德開始專注投入到3個結構雕塑系列的創作,包括不定線,銳角和弧線。他的線條結構作品在數學理論的研究基礎上,探索更加自由且具有表現力的藝術創作。維納不是一味的改變線條位置或者結構,而是一直從數學數據的抽象邏輯結構角度進行大膽而無規則可言的實驗。

最為市場需要的一個法國藝術家
由于在海外成名,維納長期被法國本土市場忽視,因此為他提供良好平臺的拍賣行不在法國,而是在佛羅里達。2008年1月到4月期間,美國拍賣行蘇富比在Isleworth首次為伯納德舉辦了大型個展,其25件雕塑作品通過蘇富比舉行的私人洽購售出。這也成為伯納德-維納獲得藝術品市場認可的一個重要標志。個展之后的幾個月,同樣是在蘇富比拍賣行,伯納德的雕塑作品創造了新的拍賣紀錄:2009年3月18日,名為“4條不定線”( 346 x 282 x 415 cm)的大型雕塑在多哈拍出了60萬美元的高價,該作品出自伯納德的“不定線”雕塑系列。
雖然在2009年,只有這一件作品超過10萬歐元,然而在那一年,伯納德作品的市場需求激增,直接導致他的其他作品價格高漲,不斷刷新個人作品的拍賣紀錄。2009年,“39件作品收獲92.35萬歐元”的背后,是伯納德-維納成為“在世的法國 ‘暢銷’藝術家排行榜第四名”的事實,也成就了他在凡爾賽舉辦個展的重要經歷。(“暢銷”top 5的排行榜上還有Jean-Pierre CASSIGNEUL, Robert COMBAS, François-Xavier & Claude LALANNE, Georges MATHIEU, Pierre SOULAGES 和 Sam SZAFRAN)
在長達50年的藝術生涯里,伯納德-維納不但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認可,也成為了藝術品市場頗受熱捧的對象。他總是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公共機構訂單,例如德國,美國,瑞士,瑞典,日本,韓國等等,同時還有很多私人訂購令他應接不暇。為滿足雕塑訂單的市場需求,伯納德不得不在匈牙利建立了17個人的工作團隊。
市場價格高漲的影響不言而喻。在2001年1月到2011年1月的十年時間里,維納作品的價格指數增長了135%。
2011年9月21日,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伯納德-維納的雕塑作品“209.5 Arc x 14” (144.7 x 191.7 x 259 cm)以28.1萬美元的落槌價為他創造了第二個最佳紀錄。2008年5月,維納的第三名拍賣紀錄在法國巴黎佳士得拍賣行產生,“Ligne indéterminé n°3”打破了4萬到6萬歐元的估價范圍,以20萬歐元成交,這也是繼紐約之后在法國產生的第一個六位數拍賣紀錄。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維納只是一個雕塑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伯納德-維納還是一位畫家,一個演員,一個“萬事通”藝術家。多樣化的風格及渾然天成的自由感令他的作品價格能夠為更多的大眾所接受。例如,有一些小雕塑最貴也不過10000萬歐元,石版畫在600歐元到1600歐元之間,“不定線”雕塑系列的一些繪畫作品也只在4000歐元到3.5萬歐元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伯納德的繪畫作品價格與他響當當的名聲相比,更加“平民化”:2009年8月,在戛納,一幅創作于1980年名為“Position of two Acute Angles of 44.5° Each Each”的繪畫作品以1.2萬歐元的價格拍出;畫作的價格紀錄也始終保持在1.62萬歐元;1967年的早期作品“Mathematics Drawing”在2008年5月的洛杉磯邦瀚斯拍賣行拍出2.5萬美元的價格。
伯納德-維納的藝術作品價值可與Richard Serra和Pierre Soulages相媲美,前者2011年11月7日在紐約菲利普斯拍賣行創造了145萬歐元的紀錄,后者2011年5月31日在巴黎蘇富比拍賣行創造了200萬歐元的紀錄。伯納德已然成為當代藝術界一個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就他目前的市場形勢來說,伯納德-維納的市場版圖無可爭議的日益擴張。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