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共有18家公司發行藝術品信托產品45款,比2010年增加了35款。然而在藝術品信托這片熱土上并非只有驚喜,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藝術品信托市場還存在諸多不規范,其中蘊藏的風險難以判斷。
攝影記者 張衡年
投資者信心降低六成
據商報記者了解,2010年時僅有國投信托、中信信托發行了藝術品信托產品,可見當時的市場還未熱。到了2011年,就有18家公司爭先恐后地發行該類產品,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嗅到了拍賣市場的火爆氣息。藝術品信托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信托公司產品創新的一方熱土。不過,一些較早涉獵這項業務的業內人士卻敏感地覺察到其中蘊含的風險正在不斷走高。
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藝術市場信心度調查數據顯示,投資者對藝術品市場的信心起伏劇烈,從2011年年初的“信心滿滿”,到2011年底已是“步步驚心”。2011年第二季度,曾有高達82.93%的人士認為“近期藝術品市場會上漲”,但到了2012年一季度,抱有如此樂觀心態的被訪者比例已經降至20.11%,比例直降六成有余。雖然這僅是一家之言,但也略能對藝術品市場現狀窺知一二。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家信托公司興致勃勃開拓藝術品信托這片熱土之時,作為行業先鋒隊的國投信托卻放慢了腳步。國投信托創新業務部總經理李強表示,藝術品信托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做,估值、鑒定、保管這三大問題一直困擾著藝術品信托的發展。據介紹,國投在2011年只發行了4款相關產品。
李強表示,由于藝術品鑒賞本身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很難做成標準化的金融產品,況且由于國內藝術品市場在估值、鑒定上并不是那么規范,因而在交易對手的選擇上就更需要十分挑剔。李強還透露,在估值方面,國投信托的做法通常是委托拍賣公司對投資者進行詢價,而后拍賣公司會依托市場進行估值判斷。
據統計,2011年全年拍賣市場成交總額為934億元,比2010年的573億元高出63%,為歷年之最。不過熱鬧非凡的拍賣市場在2011年秋拍時已漸轉風向。2011年秋拍的總成交額為428.07億元,雖然同比上漲了15%,但比當年春拍的成交總額428.42億元,減少了3427萬元,打破了秋拍業績往往好于春拍的市場規律。且秋拍的成交率僅到達41%,為歷年最低。從這方面而言,不難看出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火爆程度有所降溫。
對此,龍藏天下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趙祥龍表示,藝術品信托市場整體上過于浮躁。從目前而言,拍賣市場已經出現了向下的溫和調整。他認為泡沫型藏品可能很快會出現破滅。李強則表示,2012年的拍賣市場可能會顯現低點,不過這對做投資型藝術品信托來說卻是機會,未來5-8年的藝術品市場還是值得看好的。
高收益率難掩高風險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藝術品信托產品的平均期限為2.18年,較2010年的2.5年平均期限減少了0.32年;同時2011年的藝術品信托平均預期收益率為9.86%,較2010年的平均預期收益率9.75%上升了0.11個百分點。而從去年第四季度的最新情況來看,藝術品信托產品平均期限為1.92年,平均預期收益率更是達到10.35%,環比去年第三季度提高了0.69%。
對此,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一位分析師表示,藝術品信托去年不僅平均期限縮短,而且平均預期收益率有所上升。這一方面是由于負利率下普遍存在的加息預期使得投資者更青睞于短期產品,信托產品的期限因此有所縮短,而這也是投資理財產品去年的普遍現象。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此前數次加息已經使得信托產品收益率隨之水漲船高,藝術品信托因而也身在其中。
雖然居高不下的收益率讓很多投資者頗為心動,然而藝術品市場所蘊藏的風險不可小覷。該分析師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藝術品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有風險的市場。并且由于藝術品超出了一般投資者的認知范圍,因而,一般投資者沒有有效途徑,也缺乏時間去掌握相關的信息。從這一點來說,藝術品信托產品的不可控因素確確實實存在,投資者進入這個市場需慎之又慎。
據介紹,藝術品的估價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正規而又權威的藝術品真偽鑒定機構和獨立自主的評估機構是藝術品信托得以籌備和建立的前提,然而目前業界尚未有一個公認和權威客觀的藝術品鑒定機構,因而藝術品的估價沒有一個切實的公正保障。
與此同時,藝術品信托的退出途徑存在一定風險。眾所周知,藝術品信托最終要兌現價值需要將所投資的藝術品變現,但是,藝術品變現是個系統問題,涉及時間、鑒定、渠道、保存、市場大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瑕疵都會影響藝術品的變現。因而,退出機制是藝術品信托設計中非常關鍵的一步。可惜,從目前而言,發行的藝術品信托還處于封閉期,因此,對于退出渠道的檢驗還有待考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品市場制度不健全,產品信息披露不透明。由于缺乏對藝術品本身和藝術品交易人等信息進行統一登記的信息平臺,也缺乏對藝術品市場統一管理的監管機構,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都制約了中國藝術品信托市場的發展。一位信托業內資深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道,藝術品信托市場要健康發展的首要前提是規范藝術品市場,為藝術品信托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其次,在產品的設計上應有更多創新的思維,采用多種增新措施來控制風險。
防藝術品公司搗糨糊
雖然信托公司發行了多款藝術品信托,然而事實上其中的藝術品投資公司也是良莠不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藝術品投資公司門檻較低,注冊資金一兩千萬的公司就能擔起藝術品投資的角色。可見,這樣的藝術品投資公司“含金量”并不高。
據悉,華宸信托發行的一款名為“天雅1號”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資金投向是向北京環宇互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放的信托貸款,用于藝術品投資。而根據北京市工商局信息顯示,這家北京環宇互聯科技公司經營范圍與藝術品投資毫不相干。除此之外,部分藝術品信托與房地產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譬如華澳信托2011年發行的“長誠1號-文化藝術珍品流動化基金信托”,信托規模4億元,委托人為剛泰集團。該公司業務主要涉及房地產、礦業等,與藝術品投資也是八竿子打不到的關系。
從這方面而言,沒有藝術品投資經驗的信托公司在這場投資中更多的是充當了資金通道的角色。在目前缺乏規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的藝術品投資市場,其中所蘊藏的風險可想而知。在去年藝術品拍賣中就爆出幾起假畫事件,北京印千山國際拍賣公司舉行的2011年春拍中,以180萬元成交了一幅署名“張曉剛”的畫作《小女孩》,但隨后張曉剛本人在微博中指出其是“拙劣的贗品”。
分析延伸:投資前提還是因賞而藏
在國際上,藝術品投資已成為西方大型金融機構財富管理部門和私人銀行部門,為高端客戶提供的一項重要理財服務,也是面向機構投資者較為成熟的另類投資品種。而在國內,主導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是個人藏家而不是機構藏家。對此,該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投資藝術品信托仍屬于非常小眾的群體,藝術品信托和私募的藝術品基金對藝術品市場的參與度也并不高。而真正意義上的大藏家熱衷于個人進行藝術品投資,這也就意味著很多選擇信托的投資者對藝術品市場并不了解,更多的是跟風。因而,藝術品投資機構需要給投資者講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又要被更多的投資者所喜歡。不然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講,都不足以吸引眾多的投資者進入這個市場,當然以較高的收益率作為誘餌,則需要另當別論。
不過,近幾年,國內的私人銀行也開始為客戶提供多樣的藝術品投資鑒賞服務,例如招行的私人銀行藝術賞鑒計劃早在2007年就開始籌劃,2009年開始全面推出。招行方面表示,面對一位準備嘗試收藏的客戶,首先要充分了解客戶對藝術品的喜好特點,然后建議客戶先從看得懂的藝術品開始收藏,并且幫助客戶尋找此類藝術品中最有價值的代表作。藝術品投資的主張前提還是因賞而藏。
藝術品信托產品發行上演過山車
藝術品信托產品發行上演過山車
藝術品信托產品發行上演過山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