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至23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與意大利高級文物保護修復研究院聯合舉辦的中意文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意大利駐華大使嚴農棋到會并致辭。
研討會設立遺跡(遺址)風險監測與防范、水下遺產保護與修復、露天石質文物的保護及人才培養等4個主題。圍繞主題,中意雙方20余位專家先后做了專題演講。120余名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參加了研討。
中國與意大利均為文化遺產大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據了解,20余年來,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特別是文物修復和人才培養方面開展了多層次、富有成果的合作與交流。兩國政府相繼簽署了《關于防止盜竊、盜掘和非法進出境文物的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與意大利文化遺產部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及《中國國家文物局與意大利文化遺產與活動部關于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根據上述協議和備忘錄,兩國將在博物館、古跡遺產管理、館藏文物及聯合辦展、博物館人才、打擊文物走私、文物保護技術等方面開展交流。本次研討會的舉辦,便是貫徹備忘錄的精神,通過國際間的交流,共同探討遺跡(遺址)風險監測與防范等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及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模式。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是國家文物局直屬的以文物研究、保護、修復和培訓為主要職責的科研機構,以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交叉融合為基本特色,是我國文化遺產領域最重要的專業力量之一。2004年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在意大利外交部和中國商務部的支持下創辦了中意合作文物遺產保護培訓中心,與意大利相關專業機構在文物修復與人才培養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意大利高級文物保護修復研究院是享有國際盛譽的文物保護修復專業機構,專家參與了我國多項文物保護和人才培訓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據我國文化遺產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國將在文物保護科技水平的提升、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的合作將有重大進展。在文物保護和修復技術和科技創新、文物風險評估與預防、專業修復師的培養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研討會上,雙方還簽署了長期合作的框架協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