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郵政局、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主辦,無錫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27屆亞洲國際集郵展覽近日在無錫成功舉辦,本屆郵展是繼2003年綿陽第16屆亞洲郵展和2009年洛陽世界郵展之后,在我國舉辦的又一次大型國際性郵展,也是華東地區和無錫郵政有史以來首次承辦的大型國際集郵類文化展覽。
無錫市郵政局局長祝張堯介紹,本屆郵展恰逢無錫郵政成立110周年,對于開局以來從未辦過類似郵展的無錫郵政局來說,無疑是百年一遇,是一次歷史性的盛會。較之往屆,本屆郵展實現了四個之最:(1)參加國家最多,31個成員國全部參加,參展的國家數量達到了53個;(2)規模最大,集郵展品達1373框;(3)精品最多,既有中國國家郵票博物館的館藏珍品,也有私人收藏的世界級珍郵;(4)活動最多,5個主題日(郵展日、青少年集郵日、吳文化日、頒獎日、亞洲集郵聯日)每天都有特色鮮明、精彩豐富的活動,包括各種交流、聯誼和郵品專場拍賣等。
郵票不僅是一個國家文化載體的組成部分,更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凝聚。亞洲國際集郵展覽作為一項重要的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不僅提高了無錫的國際影響力,為無錫郵政融入當前文化產業發展,建設無錫特色的郵政事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也極大地推動了無錫集郵文化和收藏文化事業的發展。為展示無錫集郵文化的底蘊和成就,無錫市集郵協會整理編輯了亞洲郵展特刊,全面展示了無錫集郵70多年的歷史。此外,本屆郵展還推動了無錫本土文化產業的發展,如惠山泥人、宜興紫砂、靈山的佛教文化、惠山的祠堂文化、南長古街清明橋的運河文化的傳承、推介和發展。
為期5天的郵展,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郵票收藏家和集郵愛好者參加,現場人氣火爆,珍郵展區更是排起了長隊,人們爭相體會方寸中的燦爛文化。作為本屆郵展的重頭戲之一,在郵展現場還特別舉辦了郵品拍賣會,千余件郵品絕大多數都以遠高于起拍價的價格成交,其中一枚1968年“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以20萬元起拍,經過激烈競價,最終以55.2萬元高價成交,成為該場拍賣會上的明星拍品,整場拍賣會的成交額高達1300余萬元。
無錫市集郵協會副會長周錦泉介紹說,中國郵市在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那次暴漲暴跌后,10多年來一直處于低谷期,自2009年開始出現強勢反彈,目前郵品市場總體正處于一個理性調整的階段,有些熱門郵品,如猴票、梅蘭芳小型張等,在近一年的沖高浪潮后,價位已經到了最高位,投資者已理性考慮市場趨勢,不再瘋狂追捧,但對于老紀、特郵票,“文革”編號郵票,解放區郵票,以及清末、民國的一些高端郵品,還是很受市場歡迎的,依然具有升值潛力。
周錦泉坦言,他現在最擔心的是由于房市、股市的不景氣,導致大量資金盲目進入郵市,市場泡沫已經顯現,短期的沖擊有可能會使郵市幾年都緩不過來,而大量的造假,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市場的秩序。“郵政、郵商和郵迷之間要維持平衡,這樣才能保護郵市和集郵文化。”周錦泉說。
集郵是一項文明、高雅、健康的文化活動,真正的好郵品和藝術品永遠是市場的寵兒;真正的集郵家和收藏家也永遠不會被市場所左右。
無錫亞洲國際郵展在集郵愛好者的狂歡中圓滿落幕,但對中國郵市未來發展的思考和探索仍在繼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