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2011年上半年,國內藝術品市場一片大好,但秋拍呈現“縮水”態勢,市場表現略顯疲態。以至于讓人看跌2012年的拍賣行情。我認為所謂“回調”是藝術品投資市場轉型期的正常現象,長遠來看,對市場發展更有利。在當前國家對汽車限購、房地產調控的政策下,在股市持續低迷的經濟背景下,造成消費投資渠道減少,對未來藝術品市場的前景不必過分悲觀。從宏觀上看,“十二五規劃”平均每年7%GDP增長,十年就是翻一倍,沒有一個經濟大國會有如此的發展趨勢。當然,如果拍賣行過度依賴老客戶,透支信譽吃老本,受影響則是必然的。
解讀市場
理性的買家依然追捧藝術價值較高,估價合理的作品。近現代書畫(人為炒作因素除外)一二線名頭市場價位相對合理。在巨大的收藏群體面前,近現代書畫挖掘潛力仍然很大。古代書畫資源稀少,價格相對較低,流傳有序、具有較高藝術和歷史價值的名家精品,在未來市場中將有巨大的增值空間。以前較少受到關注的法書楹聯,近年也開始抬頭,投資者的理性、成熟和信心由此可見。
這一切當然是市場和企業共同培養的結果。未來新進買家的大量入市,也會反過來對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是個教育和被教育的過程,影響是互相的。收藏藝術品是為了自賞、分享,還是以后捐給國家或扶貧基金,都是“收藏文化”的一部分。現今國家鼓勵文化產業,又是一個推動市場的動力。
經營之道
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新成立的拍賣公司紛紛掛牌。拍品總量越來越多,“熟貨”也越來越多,但質量卻和十多年前無法相比。這要求我們拍賣企業在已有客戶的支持下,廣泛開發新貨源,寧缺毋濫找精品。積極引導藏家調整對目前拍賣的心理預期,同時堅定對藝術品市場未來發展的信心。拍賣企業會和大家一起,以更高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為繁榮中國藝術品市場,做出應有的貢獻。
善意提示
作為以誠信為立命之本的經營機構,拍賣企業更應當主動增強自律。如在征集過程中,應避免對藏家做出不切實際的承諾,以避免經濟糾紛。相比有的企業高達數億元的“三角債”,作為老牌公司的中貿圣佳表現如何呢?以古代書畫為例:從現藏故宮(微博)的米芾《研山銘》卷,到后來眾多《石渠寶笈》著錄的作品;從首次過億的徐揚《平定西域獻俘禮圖》卷,到去年秋拍的王時敏《仿宋元山水》冊,這些博物館級的珍貴文物,從征集到結款,從未產生“三角債”,這是值得自夸的,中貿圣佳的下半年業績并未回落。
中貿圣佳拍賣公司 董事長兼總經理 劉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