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眾步入震旦博物館展廳。
2月17日,位于黃浦江畔的震旦博物館撩開神秘的面紗,這座幾何形體、由極簡而明晰的設計凸顯于江岸的公益性民營博物館向公眾開放。據介紹,4月17日之后,博物館將進入第二階段的整修,于今年10月正式開館。屆時,震旦博物館將成為集展覽、研究、典藏、推廣等功能于一體的專業性博物館。
3次將藏品借給臺北故宮
震旦博物館于2003年在臺北成立,震旦集團董事長陳永泰是一位有著30多年收藏經驗的收藏家,擁有約6000件古器物的收藏,曾經3次將藏品出借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陳永泰特聘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臨生為震旦博物館館長。成立之初以研究古代文物為首要任務,民眾參觀則采取預約方式。起初陳永泰僅僅是對器物的收藏,后通過聘請專業團隊展開系統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通過各種形式公開發表,將個人收藏與社會大眾共享,意在促進民眾對文物的認識,希望能夠將歷史與當今的社會生活相結合。這一切使得原本屬于收藏家個人的行為,轉變成為一項具有社會意義的活動。
安藤忠雄擔綱改建設計
陳永泰早就有擴大新建震旦博物館的計劃,并于2009年10月邀請到國際知名建筑大師安藤忠雄先生,正式打造黃浦江畔第一個公益性民營博物館。
安藤忠雄是當今世界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建筑師之一,他參與設計的多家博物館、藝術館均成為經典。例如日本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威尼斯的Punta Della Dogana博物館等。
安藤忠雄凡事力求完美,每年都會接到來自全世界數百個建案的邀約,但每年的接案率僅有百分之三。而規模不大的震旦博物館改建案,能引起這位建筑大師的注意,除了為陳永泰夫婦的誠意所感動外,安藤忠雄認為震旦博物館的地理位置十分特別,博物館正面朝向具有近170年歷史的上海外灘,城市的歷史積淀在對岸呈現。從地理位置而言,震旦博物館恰好矗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歷史與現代的交叉點上。安藤忠雄希望在傳統與現代交錯的空間點上呈現出極簡、質樸的視覺感受,在繁復中凸顯歷史的永恒。
美麗獨特的“文化寶盒”
此次震旦博物館的設計依舊是安藤忠雄一貫對光與影的風格,體現出了與傳統博物館別樣的“美”。他用一塊巨大的幾何體的玻璃帷幕替代原先復雜的大理石圓柱和墻面,讓它顯得更加摩登,也和周圍的建筑相呼應。
最困難的部分是將原本室內的辦公功能空間改造成博物館的展廳。安藤將層高限制問題作為改建設計的重點,將整個樓層視為一個整體,植入一個個獨特的空間,作為展示區和緩沖區。同時在挑高五層的圓形空間中植入樓梯作為主要的垂直動線,并在二樓創造一個以綠色植栽形成的墻體所圍繞的采光井。由此使得博物館內的展品與有限的空間發生戲劇性的、滲入化的結合,產生意想不到的視覺成果,形成一個美麗、獨特的“文化寶盒”。
藏品以中國古代器物為主
博物館的室內設計同樣基于“文化寶盒”的設計概念, 展示柜以簡單純粹的玻璃盒方式設計,置于玻璃盒中的展品漂浮空中,自然寧靜。展示柜與室內原結構柱,保持相等距離與比例,透明的展示柜與結構柱,彼此呼應,將展廳打造成通透明凈與幾何夢幻的展覽空間。
震旦博物館的收藏以中國古代器物為主,藏品中不少都是從佳士得、蘇富比、保利、嘉德、翰海等國內外拍賣公司拍來。觀眾通過安藤忠雄特意設置的“和黃浦江水流方向一致”的參觀路線,進入青花瓷展廳、陶俑展廳、玉器展廳、佛教造像展廳。
震旦博物館不僅擁有精美的藏品,更透過“料、工、形、紋”的“古器物學研究方法”,發現古器物永恒的人文精神與時尚美學,并通過實物和圖片把研究成果呈現給觀眾。
流光溢彩的寶格麗珠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震旦博物館此次開館預展除了館藏精品“中國古代器物展”之外,還特別邀請寶格麗集團舉辦“寶格麗125年意大利經典設計藝術”特展。該展經過羅馬、巴黎、北京三大城市后,上海是壓軸大戲。約600件寶格麗珠寶、腕表和藝術杰作展品把人們帶入代表著意大利設計藝術和珠寶發展歷史的瑰寶殿堂,同時也使觀眾充分領略到意大利文化與藝術的流光溢彩。
此次上海站的展覽專設了伊麗莎白·泰勒珠寶展廳,首次展示好萊塢傳奇巨星伊麗莎白·泰勒的私家珍藏,這些傳世之作是寶格麗家族2011年12月于泰勒生前收藏的珠寶拍賣會剛剛購得。展出的作品中包括一枚重達23.44克拉的八角階梯切割祖母綠鉆石胸針,這枚胸針與另一件祖母綠鉆石項鏈中央部分的吊墜佩戴,是1962年理查德·伯頓贈予泰勒的訂婚禮物,也是1964年3月15日泰勒在與伯頓的婚禮上唯一佩戴的珠寶。這些獨一無二的珠寶珍藏伴隨泰勒出現在她主演的多部影片和奧斯卡頒獎典禮中,見證了其一生的輝煌,令人不禁想起理查德·伯頓的那句“伊麗莎白唯一懂的意大利語就是Bulgari(寶格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