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子韜
“如果說中國商周青銅禮器被譽為中國藝術史上的皇冠,那么戰國、兩漢、隋唐青銅鏡之中的優秀作品無疑是皇冠上的那顆璀璨明珠。”這是國內著名青銅收藏專家馮毅給予銅鏡的至高評價。
在10年前,在銅鏡還未得到收藏界重視的時候,他便帶領著一些收藏愛好者開始了古銅鏡的收藏。去年,他以3500萬元高價從日本青銅器藏家千石唯司的手中購得一面唐代海獸葡萄鏡,成為業內佳話。
馮毅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唐銅鏡代表了青銅器制造工藝中最頂尖的水平。在給記者講述了這段曲折的收藏經歷之后,他肯定地說:“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工藝通過銅鏡推向頂峰,這是青銅藝術達到極致的體現。”
鑒興衰
銅鏡,自距今約4000年的齊家文化開始,經戰國、兩漢,制作工藝在唐代達到了頂峰。此后,作為古代藝術精品類別之一,由于部分制作工藝的失傳,銅鏡制作在宋代開始衰落。宋代徽宗皇帝時期,宮廷掀起了收藏、著錄、研究的風潮,開始大批收藏、仿制漢唐銅鏡。據馮毅介紹,宋以前的優秀銅鏡大多采用“范鑄法”(“陶范”或“泥范”)制造。這種方法澆鑄難度大,制作成本高,做好很難。到了宋代,由于宋以前銅鏡陶范澆鑄工藝失傳,而改用翻砂方法鑄造的銅鏡,在澆鑄之后往往需要用刀刻等輔助工藝,才能保證背面圖案的美觀清晰。
至今流傳于世的由于大多是在民間相對簡陋的制作產品,因此往往不入收藏者的“法眼”。“這也是為何過去銅鏡收藏一直受到冷落的原因之一,”馮毅說,“因為,藝術品必須從視覺感官上讓人感到精美漂亮,才能引起人們的喜愛和關注。”
到了清代,在宮廷編著的《寧壽鑒古》和《西清古鑒》中,收錄了宮內收藏的全部古銅鏡。并在乾隆的授意下,內務府造辦處設專人負責仿制一批漢唐銅鏡。但這些銅鏡在收藏家馮毅看來尚屬中低等。而民間仿制的銅鏡則更為粗略。首要原因就是煉制優質銅鏡的技術早已與古代無法比擬。
馮毅認為,過去學術界普遍認為,中國的青銅鑄造水平從戰國時期開始衰落。“從銅鏡受到收藏界關注之后,我們發現銅鏡制造是青銅制造工藝里最為精華的部分。青銅制造工藝是通過銅鏡的制作推向頂峰。對于它的保存和研究可以促進中國青銅制造業的發展歷史重新書寫。”
在他看來,銅鏡制造工藝的發達代表了中國青銅鑄造水平的高度發達,至今中國的古代青銅器也是世界最好的。“但從目前存世的銅鏡的質量上看,由于工藝的失傳,宋代之后銅鏡的制作水平也開始下降,說明青銅器制造也開始走下坡路。”他說。
他認為,銅鏡可以為研究中國古代青銅制造業發展的資料佐證。
易辨偽
在馮毅看來,直接從制造工藝入手是辨別銅鏡真偽的最簡便做法。由于青銅仿制工藝的發展,傳統的鑒定方法——“紅斑綠銹、范線墊片”已經很難辨別青銅器的真偽。
“其他藝術門類,如陶瓷、書畫藝術品的制作或創作方法都延續下來了,唯獨銅鏡的制作工藝由于‘范鑄法’工藝的失傳,使得宋以后的銅鏡質量與前朝相比有較大區別。”后代仿制的銅鏡多數是以“翻砂法”和“失蠟法”制作。
馮毅介紹說,宋元遼金四代的銅鏡基本都是由翻砂法制作。“現代用范鑄法做銅鏡是做不好的,如果制假,只有用失蠟法做。”他告訴記者,雖然失蠟法是一種較新、較為先進、精密的鑄造方法,但也無法達到古代范鑄法的精致程度,并不能制造出強于范鑄法制造的青銅器。
此外,唐代以前的銅鏡是幾乎不用雕刻一次翻模制成的。澆鑄完成之后只需要在背面簡單的清理,再打磨光面。宋以后的銅鏡澆鑄后大多比較模糊,故通常需要刀刻完成。
根據這些制作方法留下的痕跡,藏家便可以從外觀上判斷其真偽和仿制程度。
可升值
近些年,銅鏡的價值逐漸被業內藏家認識到,收藏開始升溫。嘉德、保利、瀚海等國內大型拍賣行近兩年陸續推出銅鏡專場,且成交率很高,銅鏡拍賣已經進入大拍時代。
馮毅告訴記者,10年前他勸人購入的價值兩三萬塊錢的銅鏡,如今已經漲到了二三十萬。“好的銅鏡的價值在短短幾年間上漲了10倍多。從投資角度講,這無疑是一筆好買賣。”
但是,相比國內其他雜項門類如瓷器、紫砂等,銅鏡收藏仍然處于初級階段。中國銅鏡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丁方忠認為,目前國內銅鏡收藏市場仍然處于價格低于價值的狀態。在他看來,正是“撿漏”的時候。
精品少
“收藏不能脫離藝術品本身的審美價值空談文化價值。”馮毅說。他認為,長久以來,銅鏡之所以沒有受到充分的重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做工優良、品質優秀的銅鏡少之又少。根據他的判斷,全世界優秀的銅鏡估計只有兩百到三百個。“即便是故宮(微博)博物院的乾隆收藏也幾乎沒有好的。”他肯定地說。
“這也說明銅鏡制作的難度很大。”他說,“中國有四千多年的銅鏡使用歷史,如此漫長的歷史和浩如煙海的制作量,也只有工藝的原因造成制作質量的差別。圖案的設計、制模,以及澆鑄流程的不確定因素都是造成銅鏡制作難度極大的原因。”
談起自己的收藏經,他認為收藏要把握三個要點:“第一是真假。拍賣公司保證不了真假,因此,收藏家必須有辨別真假的能力;第二,收藏家必須有審美鑒賞的能力;第三,要知道一件藝術品在藝術史上的地位。”
“現在藝術品市場最大的問題是,很多炒作的人把藝術品當作籌碼。沒有人考慮藝術品在藝術史上是什么樣的等級。”在馮毅看來,中國古代青銅器是中國唯一至今可以稱雄于世的藝術品。“中國的古代青銅器世界第一,中國的古銅鏡收藏也要達到世界第一。”這也是他收藏銅鏡的最終愿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