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穗草蟲》(局部)
齊白石從37歲開始用功畫精細的草蟲,斷斷續續到80多歲,工蟲描繪長達50多年,創造了“善寫意者,專言而后復寫生,自能形神俱見,非偶然得也”。這是齊白石認識中國寫意與工筆辯證關系的至理名言。
此幅《稻穗草蟲》遠看是一幅情趣盎然的田原之歌,豐滿的稻穗上落著一只蝗蟲,全神貫注地貪食著稻米;地上是一只扭動著身子、揮舞著雙鉗,隨時向蝗蟲發起攻擊的螳螂,讓人不禁聯想起“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活生生的帶有哲理的畫面。近看,蝗蟲、螳螂不但勾勒精細、老拙、自然,把質感和透明度都精確地表現出來,長須勁健挺拔,運筆斷續自然,用色純樸,有一觸即動之感。更難能可貴的是寫意部分,稻谷和草更是用工筆畫法表現出來,雙勾線描的草、葉片、稻穗,就連稻穗上的芒刺都用精細的線條勾勒出來。這幅作品充分展示了齊白石對工筆畫“工中有寫、寫中有工、工寫兼程、渾然一體”的精確把握,更注重神韻、動感、情趣和生命力的完美體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