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消協接到吉林張先生的來信投訴:張先生是一位有40年黨齡的老黨員,出于對黨和領袖的熱愛,收藏了被收藏界稱之為“紅色收藏”的毛澤東、鄧小平等革命領袖題材的紀念藏品。2011年年初,接到北京國粹收藏協會的電話,以“收藏2萬元以上,年末可獲1萬元現金補貼”為誘餌,邀請他入會,之后便以藏品估價80萬,可以代理拍賣為由,多次向張先生索要場地費,張先生共交了三次,共計18600元,對方以低廉的藏品作為抵押。但4月中旬,協會又告知拍賣的人數太多,只能安排到明年,張先生才醒悟上當,欲退款卻遭拒。經與民政部門核實,并沒有北京國粹收藏協會注冊信息。
北京市海淀區消協陸續收到打著“高科技、藝術名人、收藏拍賣”等幌子實施詐騙的投訴,但都因查無主體,消協無法調解而建議到公安部門報案。據此,海淀區消協提示消費者:
一是交易主體要辨清:首先要對交易方驗明正身,確定為合法主體,再進行交易,否則合法權益將難以保障。如果是經營主體,必須到工商局登記注冊才為合法的經營主體,可以從北京市工商局網站上查詢到企業信用;如果是協會類社團組織,需到民政局登記注冊才為合法的社團組織,可以從北京市民政局網站社會組織欄目查詢是否正式注冊。
二是莫被“餡餅”誘惑踏入“陷阱”:本案例中“收藏2萬元以上,年末可獲1萬元現金補貼”“藏品估價80萬”,都是誘人的誘餌,面對財富的誘惑,消費者一定要冷靜判斷,別被虛幻的“餡餅”套進了“陷阱”。
三是目前這類詐騙普遍實行異地詐騙,因為一旦被識破,異地投訴、報案等很不方便,因而當事人會放棄維權,所以遇上異地交易,更要謹慎,一定要到交易方當地的相關政府網站核實注冊信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