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保定孫新懷藏弘一(李叔同)題字折扇。

孫新懷(左一)與收藏愛好者探討折扇文化。
河北保定“藏扇狂人”孫新懷,24年來通過各種渠道收藏古今書畫折扇3000余把、扇面500余幅,其中不乏名人佳作,更有難得的31把“狀元扇”。31日,在此間秋閑閣藝術館,孫新懷向中新網記者介紹了其收藏折扇的經歷。
孫新懷說,他上大學時便喜好書法,畢業之際,導師贈予他一把題有“業精于勤”的折扇,其扇扇骨精致,扇面所題字體蒼勁有力,令人愛不釋手。此后,孫新懷便與折扇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了尋扇,24年間他走遍大江南北,民間淘寶、與朋友交流、參加拍賣會都成了他尋扇的契機。“一把把折扇,既體現了書法繪畫之精,還把竹雕等工藝融入其中,這可是萬里河山腹中藏啊。”孫新懷對自己的藏品愛不釋手。
據孫新懷介紹,其藏品中有明清、近代折扇2000余把,當代折扇1000余把,各類扇面500余幅,其中不乏清代吳大徵、錢慧安等書畫大家珍品及吳昌碩、吳作人、黃賓虹、謝椎柳、齊白石、吳湖帆等名家力作。同時,他還收集到31把“狀元扇”,大部為清代狀元洪鈞、陸潤庠、王杰、劉春霖等用“蠅頭小楷”所題,狀元文采盡現其中。
孫新懷稱,珍愛之品當屬盡顯大家風范的正面為吳昌碩所畫“牡丹”、背面王震畫“蘇武牧羊”的折扇以及齊白石的蝦圖扇和孫中山親筆題字扇,而明末“秦淮八艷”之一董小宛所繪“風塵三俠”扇更讓人浮想聯翩。
河北省專業文物鑒定師、書畫家閆志華表示,折扇作為中國傳統的文玩之物,其使用價值逐漸消退,收藏價值卻不斷提高。在折扇上題字作畫較宣紙艱難,方寸之間見乾坤。古代才子所題所畫線條細膩精到,畫面生動鮮活,筆墨沉酣,運筆及造詣非現代書畫家所能企及。
孫新懷說,已有上千名藏扇愛好者與自己聯系,互相學習、交流欣賞,“我計劃建一個折扇博物館,將藏品義務展出,使大家共享折扇收藏樂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