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月前,一個莽撞小賊潛入故宮(微博)博物院走了一遭,無意中掀開了“皇帝新裝”的遮羞布,無數的秘密被接連抖落出來。來自故宮2011年8月的一份內部會議內容顯示,“十重門”后,故宮期待著一個輿論焦點。
這個對象很快到來。8月下旬,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個全稱叫唐長沙窯人物貼塑大執壺的“文物”,接過了故宮的輿論重擔。多個文物專家指出,這個所謂的唐代大執壺其實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經過種種洗白過程,一躍變身天價,準備申請為國家一級文物。
下一個接棒的是“金縷玉衣”。商人謝根榮找來一堆玉片,請牛福忠串成了“金縷玉衣”。牛福忠是北京中博雅文物鑒定中心鑒定委員會主任,他又請來中國收藏家協會前秘書長王文祥、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楊伯達、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前主任楊富緒、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前副主任委員史樹青,5位專家在裝著“金縷玉衣”的玻璃柜子外“走了一圈看了看”,便為這件“文物”估價24億元人民幣。謝根榮用這一紙估價說明,騙銀行放出近7億貸款,最終5.4億元打了水漂。
然后是“徐悲鴻天價油畫”。2010年6月,徐悲鴻油畫《人體蔣碧薇女士》拍出7280萬天價。蔣碧薇系徐悲鴻夫人,該油畫拍賣信息被發布于多家網站,同時配發有“徐悲鴻長子徐伯陽與這幅畫的合影”以及徐伯陽出示的“背書”,背書內容為:“此幅油畫(人體)確系先父徐悲鴻的真跡,先父早期作品,為母親保留之遺作。”
15個月后,2011年9月,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修班第一屆的10名學生聯名發出一封公開信,聲稱,這幅天價“徐悲鴻油畫”,其實不過是他們當年的習作。
7280萬元,可以買34輛瑪莎拉蒂。“天價油畫”的買家無疑是這則人為締造的真實神話里最悲哀的主角。但顯然,在擁擠的悲情人潮中,他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
2010年中國藝術原創作品和古董藝術品的交易總額為989億元,市場份額升列全球第二。而在2011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春拍獲428億元,創歷年新高。齊白石一幅作品更以4.255億元價格刷新了近現代書畫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
在藝術品的買賣鏈條上,上游一端是高深晦澀的鑒定門檻,下游終端是無處安放的大把熱錢。市場繁榮的同時,目前尚未明晰的藝術品買賣法規與制度,為藝術品買賣的虛高抬價與暗箱操作種種,提供了一段“最美好的灰色斂財時光”。
傳統的拍賣行交易外,文交所藝術品股票、藝術品銀行等新興買賣形式在2011年里異軍突起,由于“游戲”規則或缺失或未全,而今又正面臨進退維谷的生死抉擇。
此地“錢多,人傻,速來”。一群傻子在買,一群傻子在賣,還有一群傻子在等待——這不該是真實的藝術品交易市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