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標志和象征,它是華夏先民為表現理想和愿望,組合多種生物優異形象進行完善神化的能消災降福,代表吉祥如意的藝術形象。在大多數外國人眼里,龍就代表著中國。
幾千年來,人們總是對龍賦予很多的寓意。可以說,凡是描繪、雕刻、塑造、印制的龍的藝術作品,都能進入收藏市場。無論你的生肖是不是屬龍,只要你是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從古代帝王,到今天百姓,都喜歡龍飛鳳舞,望子成龍。所以,在十二生肖中唯一沒有真實存在的動物———龍,卻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的精神世界和社會生活中,人、物、山、水、地、路、商標等,以龍命名,數不勝數。
在十二生肖藝術品收藏中,龍是最出名的,關于龍的藏品也是最多的。
壬辰龍年將至,郵票市場也沾了“龍光”。1月5日,是壬辰“龍”郵票的發行日,當天上午剛過9時,海口市海府路郵票公司門市便宣布龍票已售罄,前來購票的“長龍”無奈散去。這一天,在其他省市,龍票銷售同樣火爆。
其實,隨著龍年的來臨,有關龍的主題藏品已鼓起熱乎勁,刮起了收藏市場的“龍卷風”。
豐富多彩龍藏品
隨著“龍卷風”來襲,關于龍概念的藏品在二級市場紛紛出現,從郵票、金銀幣到紙幣、古錢幣,從字畫古玩到現代木雕玉刻等,應有盡有。但從整個社會面來說,龍概念藏品相對比較穩定集中的,還是郵票、紙幣、古錢幣、金銀幣幾種。
郵票:龍郵票,那是集郵者必集的,由于郵票價格與以上品種比較相對低廉,發行量也大,因而收藏者甚多。
1878年,清朝政府海關試辦郵政,首次發行的中國第一套郵票,就是大龍郵票,圖案就是一條云龍。這是中國的第一張名片,向世界展示的就是龍!
該套郵票由上海海關造冊處印制,一套3枚,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金龍,襯以云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集郵界習慣稱其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
清代郵票多用“龍”做圖案,這是因為“龍”體現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最高統治者的象征,最近,據大龍郵票專家考證,認為大龍郵票圖案設計者是個中國人,而不是先前推測的外國人,但設計者姓名及發行的準確時間很難查明,成為中國早期郵票發行史研究中的一個“懸案”。
“大龍”郵票為銅質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進口紙張不同的緣故, 分三次印刷發行。 第一次1878年發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紙,稱為“薄紙大龍”第二次于1882年發行因排版時每枚郵票之間的距離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縱橫各寬出2毫米,稱為“闊邊大龍”,其中5分銀未使用過的新票極少見,25枚的全張新票存世僅一張,是中國早期郵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發行。紙質比前兩次都厚一些,通稱“厚紙大龍”,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齒孔周邊帶有纖維毛的稱“厚紙毛齒大龍”。大龍郵票后由于銅模損壞,沒有再印。大龍郵票是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在郵票發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較珍貴,
我國從清朝發行第一套龍票開始,到今年剛發行的壬辰年(龍)票,有關龍的主題郵票總共是多少,無法精確統計,因為民國時期,加上后來臺、港、澳等地的發行,可以說品種繁多,但國人一般認可并有條件收藏的,還是國家郵政局發行的生肖龍票。1988年、2000年曾發行過兩輪,今年是第三輪。在2000年,還特別發行了一套《龍(文物)》郵票。在壬辰年(龍)票發行的同時,中國集郵總公司還發行了壬辰年郵票金磚一組五款,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紙幣: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是千禧年龍鈔,這是央行在2000年發行的一種塑料紀念鈔,上面圖案是一條金龍,單張的俗稱“單龍鈔”,兩張連體的俗稱“雙龍鈔”,每張面值為100元。當初發行價是100元,但曾被炒作到每張3800元的高位,去年回落到2500元左右,但現在到龍年,行情立馬上漲。另一種被稱為“龍鈔”的是渣打銀行發行的1000元港幣,幣上圖案是條彩龍。在市場上,這張紙幣開始兌換人民幣是800多元,如今已超1000元人民幣。
古錢幣:清朝末年,我國許多省份先后鑄造機制銀幣,其中有的銀幣背面鑄有蟠龍圖紋,俗稱“龍洋”。“龍洋”比起“袁大頭’,存量要少一些,因此價格略高。“龍洋”年年穩定上漲,收藏者比較喜歡。關于“龍洋”,在去年11月初的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上,由國家黃金集團推出的龍年賀歲新品十大“龍洋”中,保留了“龍洋”的原貌,很得收藏者青睞。
金銀幣:龍年生肖彩色金銀幣,一直是龍文化品收藏者的追求。我國已發行過龍幣,為滿足收藏者壬辰年收藏龍紀念幣的需求,中國人民銀行于年前就發行了壬辰(龍)金銀紀念幣,品種達到15種,其中金幣8種,從1/10盎司一直到十公斤,銀幣有7種,從1盎司到1公斤,壬辰(龍)金銀幣發行品種之多、規格之高,為我國現代金幣史上一次性發行主題紀念幣之最,收藏者趨之若鶩,形成金幣收藏市場上名符其實的“龍卷風”。
在所有有關龍的藏品中,不能不提兩件東西,一是“金玉國寶九龍壁”,它是國寶文物再現。故宮文物修繕名師用瀕臨失傳的花絲鑲嵌和琺瑯彩金兩大皇家絕技純手工雕刻,按比例完美還原“中華第一神壁”,它被公認為最具升值潛力的中國龍藏品。二是《中華第一印翡翠國璽》,以乾隆皇帝25璽之首的“奉天寶璽”為原型,上踞盤龍鈕,璽基由1公斤緬甸A級天然翡翠、純手工精雕細刻而成。這兩件藏品,對普通收藏者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
龍藏品市場與走勢
隨著龍年一天天逼近,關于龍概念的藏品,在市場上一天天走紅。早在兩個月前,各種有關龍題材的收藏品就已開始涌入市場。筆者近日去海南古玩市場了解到,海南同內地一樣,龍藏品行情總的是在看漲,在龍年,商家炒一把龍藏品是正常的心態和行為,但作為收藏者來講,不可貿然吃進。龍題材的收藏品,這幾年資深收藏者都比較明顯感到有兩極分化態勢,有的收藏品是愈發金貴,價格一直堅挺,而且不斷上揚,而有的收藏品價格是虛冒的,成交量也銳減。這里列舉一些,供收藏者參考。
一位既收藏又經營店鋪的藏友告訴我,他年前就進了一批“龍洋”,但在元旦假日里就已銷售完。現在一枚“龍洋”價值至少1800元以上,尤其是江南造壹圓光緒元寶,價更高,前景好。因為“龍洋”是有紀念價值的硬通貨,有投資收藏價值,以后它的升值空間是沒有大問題的。
春節里,有人喜歡購買生肖年郵票冊來送禮,今年的生肖龍票已帶動了往年生肖龍票的價格。但以往一輪龍和二輪龍兩種生肖票以及《龍(文物)》郵票,升值并不明顯,只有2000年發行的二輪龍大版郵票,表現還尚可。龍票在郵票市場上的地位僅次于猴票,因為它的題材受國人青睞,但是因為整個郵票市場不景氣,加上一輪、二輪龍票發行量巨大,消耗甚微,今日壬辰年(龍)票差不多出一枚就被收藏一枚,因此,對龍票的投資不能太抱有樂觀態度。20枚一版的壬辰年(龍)票面值只是24元,網上已叫賣到280元,這都是被“龍卷風”刮起來的,過了龍年,價會下落。收藏龍票,應該是紀念、欣賞價值大于投資價值。
單張龍鈔因發行量較大,市場上價格一直在波動,但龍鈔作為一種龍年春節贈送的禮品,是十分上檔次的,逢低吸收,收藏、投資也是有一定意義的。聯體“雙龍鈔”由于發行數量僅2萬套,收藏或投資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近段時間,市場上的龍生肖金銀幣大為火熱。一個月前,一盎司的龍生肖本銀幣與彩銀幣分別為1150元/枚和1250元/枚,如今已經漲到1500元/枚和1600元/枚。這種一盎司的本銀幣發行量為20萬,彩銀幣的發行量要比本銀幣多2萬,但彩銀幣色彩鮮艷,因而彩銀幣更加具有欣賞、紀念、收藏價值。至于其它品種的龍生肖金銀幣,只要價格不離譜,避開“龍卷風”,都可以進行收購收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