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紅酒拉菲已成了國內葡萄酒市場的晴雨表,不管拉菲酒莊怎么提價,市場上依然是越賣越好。然而,記者近日調查發現,2011年中秋節后,拉菲價格似乎進入了下滑通道。
價格暴跌出現流拍
拉菲價格下滑,出現在去年中秋節前后,體現得最明顯的就是拉菲消費力最強的廣東、福建、江浙等地。
近日,浙江某葡萄酒經銷商張女士告訴記者,以前溫州也有很大的市場,現在這一塊基本上沒有了。她現在還有一箱多“大拉菲”,是7200元左右進貨的,現在卻跌到了6000元。
獨立酒評人朱立農告訴記者,1982年的大拉菲,去年上半年的拍賣價是70萬港元,目前已降到了32萬港元,1990、2000年份拉菲跌幅已超過15%,法國五大一級名莊的平均跌幅也超過了12%,這是在過去8年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去年10月份,在拍賣會上,有300多瓶拉菲拿出來拍賣,最后有五六十瓶流拍,這是過去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現象。
假貨橫流藏家變現
拉菲是一個被國人知道得最為廣泛的一種法國名莊葡萄酒名稱,它已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可以說,中國消費者的強大購買力是拉菲8年來價格一路上漲的原動力。據了解,去年倫敦葡萄酒期貨市場上增加的會員50%以上來自中國,從2009年開始,拉菲拍賣現場90%以上出現的是中國面孔。暴漲的行情,讓一些不法商販看到商機,從去年開始,市場上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假拉菲,與此同時,歐洲藏家不斷地變現也成了壓倒拉菲暴漲行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0元一個拉菲酒瓶、租船到公海灌裝假拉菲、拉菲十有九假……過去幾個月里,假拉菲的消息層出不窮,不僅讓消費者對這個市場產生懷疑,而且還對拉菲這樣的高端葡萄酒喪失了信心。
與此同時,國際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也開始在葡萄酒市場顯現出來。尤其是歐債危機的持續,讓不少藏家將手里的酒放到市場中變現,以度過危機。
盡管降幅最高已經超過30%,仍有不少行家認為,拉菲的價格仍存在泡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