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部分國人都認為,藝術品拍賣只是小圈子里的話題,白庚延的兩幅山水畫在天津文交所上市(份額交易),徹底改變了這一觀點。隨著天價畫作成為普通投資品,藝術品拍賣行業引來大量從股市、樓市逃出的資金。從小眾到大眾、從暴漲到回調、從收藏到投資短短一年里,文化藝術品拍賣市場出現了眾多拐點,從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幕后走向光輝的臺前,成為投資市場的一部分。
資本運作
【關鍵詞】 貸款
田麗(化名)是近期一場秋拍的委托人:“我在去年買進這幅畫的時候花了30多萬元,今年春天這位畫家的身價漲了起來,我跟拍賣行協商之后委托價格為55萬元。其實,我對國畫沒有感覺,只是看到市場好就投資一下。”
鼎天國際有關負責人表示,文化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確出現了大量投資性需求。“現在有很多新客戶資金比較雄厚,根本不考慮作品價格,只考慮升值空間。由于他們將文化藝術品當做風投對象,作品流通變得更加迅速,一幅作品甚至能在相連的幾場拍賣會上看到,且都能成交。”
同樣是受市場影響,藝術品融資首次出現在天津市場上,客戶可向銀行貸款,參與拍賣公司的競拍,從中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在今年秋拍前的一個小專場中,已有兩三位投資人與銀行接洽,為自己的競拍融資。
【關鍵詞】 擴張
據統計,本市目前約有百家拍賣行,其中從事文化藝術品拍賣的公司約12家,全年藝術品拍賣成交額約10億元。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今年11月初發布的《2010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公報》顯示,2010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396.96億元,上千萬元拍品共408件(套),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之一。2011年春拍,中國藝術品市場更是創下單季428.42億元的拍賣總額新高。
市場急劇擴張的背后,亦出現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上述公報顯示,截至2011年4月30日,上千萬元成交拍品中只有237件完成結算,結算率58.09%,其余171件尚未完全結算或未結算,涉及成交額55.55億元。“回款難幾乎是每一個拍賣行都會遇到的問題。”某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一位投資人用20萬元擔保,競拍下3件總價100萬元的藝術品,之后均不提貨,到市場上去運作,也許半年后這些藝術品就能讓他賺數十萬元。文化藝術品頻現暴漲,讓短期運作行為大幅增加,這也是拍賣行抵押金越來越高的最主要原因。”
價格回調
【關鍵詞】 泡沫
截至目前,中國藝術品秋拍已近尾聲,拍賣數據顯示:藝術品市場受經濟環境影響,總成交額與成交率呈雙降態勢。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不完全統計,2011秋拍總成交額達380億,截至年底可能只有400億,無法超越今年春拍的428億。
有分析人士認為,世界經濟形勢不樂觀是今年秋拍滑坡的主因。與此同時,國內部分投資者也看到了藝術品大漲背后的泡沫,投資行為變得更加理性,找業內人士“掌眼”成為新人的不二之選。
【關鍵詞】 保值
當然,在秋拍整體回落的背景下,還是有不少名作連創“天價”,顯示出“值得信賴”的保值功能。12月5日,北京保利拍賣(微博)會現場,徐悲鴻1951年作品《九州無事樂耕耘》,以2.668億元成交,秋拍第一名由此出爐。
現當代名家的作品,成交均價也在不斷刷新紀錄。以津派名家何家英為例,今年秋拍共計上市47件作品,每平尺價格達469896元,超越春拍時的469535元/平尺。
市場展望
【關鍵詞】 細分
針對明年市場,多數業內人士都認為,文化藝術品拍賣將再次回歸理性,價格將呈現平穩態勢。一線作家的精品畫作,仍會引領市場成交,二線現當代作家也將有不俗表現。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拍賣會上的“專場”已不再陌生,而專場的設立也不再僅以書畫、瓷器、珍玩簡單區分,名家個人或是某一畫派,都成為細分的理由。與此同時,針對小眾的專門品類拍賣會頻頻現身,如今年舉辦的茅臺專場,商品全部成交。
“明年各大拍賣公司都會走精品路線,用專業吸引圈內買家。”業內人士認為,“每場拍賣征集的東西不用很多,關鍵是定位準確,以減輕大量同類拍品上市對市場和作者的沖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