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悲鴻的《駿馬圖》
在2011年的落葉歸根的金秋季節(jié)里,美籍華人唐仲英不遠萬里從大洋彼岸的美國帶來了離別故土半個多世紀的傳家寶——一幅徐悲鴻《駿馬圖》,捐贈給故鄉(xiāng)著名學府——蘇州大學,留下了唐仲英先生和家人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心意,更留下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龍馬精神。
11月24日,在蘇州大學炳麟圖書館,舉行了唐仲英先生捐贈徐悲鴻《駿馬圖》的交接儀式。江蘇省省委常委、蘇州市市委書記蔣宏坤,蘇州市委秘書長王少東,蘇州大學黨委書記王卓君,蘇州大學校長朱秀林等人出席了贈畫儀式。
據(jù)介紹,這幅徐悲鴻國畫《駿馬圖》,上有題款“炳麟先生正之 壬午冬日悲鴻”。“壬午”是1942年,“炳麟先生”即為唐仲英的父親。據(jù)介紹,唐炳麟是當時重慶的知名實業(yè)家,壬午年時值馬年,而唐炳麟屬馬,因此徐悲鴻畫馬以贈唐炳麟。以后,唐仲英隨父去香港,1950年,又去美國求學,經(jīng)過艱苦創(chuàng)業(yè),在鋼鐵、醫(yī)藥等多種行業(yè)的經(jīng)營取得了出眾的業(yè)績。
上世紀60年代,唐炳麟將《駿馬圖》傳給了唐仲英。而后,唐仲英又為此畫配做了畫框。該畫作為徐悲鴻大師的墨寶真跡,藝術(shù)水平很高,且又是父輩流傳下來的紀念物,而更為引人稱道的是:由于唐炳麟屬馬,唐仲英也屬馬,而唐仲英的兒子和孫女也都屬馬,因此,這幅徐悲鴻在1942年相贈的《駿馬圖》,便與唐氏家族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以致數(shù)十年來,此畫作一直被視為家中寶物。
直到不久前,蘇州大學校長朱秀林一行在美國拜訪唐仲英時,唐仲英作了令人感奮的決定,要將這件徐悲鴻《駿馬圖》帶回故鄉(xiāng)蘇州,贈給唐仲英捐資修建的、并以父親名字命名的蘇州大學“炳麟圖書館”。為保證畫作安全運抵,唐仲英特地委托芝加哥美術(shù)館專業(yè)人員包裝與裝箱托運。此外,唐仲英對畫作的保管和展示條件給與了高度關(guān)切,并親自坐著輪椅考察了蘇州大學博物館,感到放心和滿意后,在其蘇州吳江的住處,向朱秀林校長點交了這幅從美國遠渡重洋運來的《駿馬圖》。
徐悲鴻《駿馬圖》配置在有金色裝飾的栗紅色畫框中,畫面高84厘米、寬58厘米。畫上的駿馬昂首嘶鳴,鬃毛飛揚,口露利齒,作奮蹄企足狀。此畫的筆力剛健,用筆簡練,姿態(tài)生動,氣勢非凡,是當年徐悲鴻畫作中的精品。此畫作于1942年,當時日軍占領(lǐng)了大片的中國土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候。徐悲鴻以畫駿馬寄托救國的豪情,曾引用杜甫詩句:“哀鳴思戰(zhàn)斗,迥立向蒼蒼。”用來題寫在《駿馬圖》上,顯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一往無前的精神。
唐仲英捐贈徐悲鴻大師力作《駿馬圖》落足蘇大,在蘇州傳為佳話,而他細心周到、身體力行地親送“傳家寶”落足故土,也成為華僑界一段美談。在許多收藏界人士看來,唐仲英不僅是捐贈了一幅藝術(shù)價值很高的徐悲鴻《駿馬圖》,而且讓奔馬精神弘揚社會,以奔馬精神造福天下。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