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微博)》:由于有可復制性的局限,版畫一直價格不高。但是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持續火熱,創作版畫的價值是否也存在較大上漲空間?
周吉榮:今天很多老百姓、收藏者對版畫的認識比以前要多。無論是復制版畫還是創作版畫,它的推廣也是對版畫知識的普及。但是,版畫相對特殊,像西方的倫勃朗、畢加索這樣的大師的油畫可以賣到幾千萬美元甚至上億,但是一幅有大師本人簽名的版畫作品也就賣幾萬到頭了。他們的一件紙本的東西本不應該賣得像他們的油畫那么高,一幅印幾百張,如果一張10萬美元,100、200張累計起來的價值就很高。這是版畫特點決定的。版畫的復數性和傳播性決定了單幅作品,不可能也不應該定得太高。如果有過于高的價格(出現)也跟版畫本身沒有太大關系了,有可能是出于名人效應或者因為是文物價值等等。
《上海證券報》:由于材質所限,版畫的表現力似乎沒有其他畫種強,也影響了一定市場,那么怎樣讓版畫具有更好的投資收藏價值,進入廣闊的市場?
周吉榮:欣賞版畫跟欣賞油畫有比較大的差異。很多人會覺得看不懂、不喜歡。在早年間新興木刻時期,革命木刻版畫是特殊時期的宣傳印刷品,只不過通過藝術品這種形式來制作的。這也實現了版畫這種媒介的屬性特點。今天我們中國的版畫跟世界的發展是同步的、在一個水平線上的,沒有太大差異。但現在藝術品的環境下,版畫很難進入投資性甚至投機性的市場。
在西方,藏家購買版畫更多的是從對收藏品的欣賞、愛好角度考慮的。因為,即便是名家版畫作品也不會太貴,只要喜歡這種藝術的都可以收藏。這也與收藏者對文化的理解、品質要求有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