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與樓市一起感受“寒冷”的還有收藏品市場。
很多人沒有想到,不過半年時間,此前暴漲了兩年的古玩藝術品市場停住了一路向前的腳步。
錢幣、字畫等古玩市場的主要品類成交萎縮,像第四版、第五版人民幣等前期不少被爆炒過的品種開始大跌,字畫贗品不再大行其道,過分炒作的現當代字畫迅速降溫。古玩藝術品拍賣市場流拍品增多,投資者用“書畫市場,狂熱已成過去式”來形容。
錢幣市場
第四、五版人民幣價格大跌
12月3日,天氣陰冷。雖是周末,但鄭州古玩城里人氣清淡,從事錢幣生意的老周坐在自己的攤位里和同行閑聊,這一個月他沒賣一分錢,用他的話說“生意和人氣一樣清淡”。
就在半年前,錢幣市場還異?;馃?。老周這個10平方米左右的攤位每月的成交額相當可觀,從2009年到今年夏天,無論是先秦古錢,還是近現代錢幣均一路瘋狂上漲,老周和他的同行均獲利匪淺。
今年夏天,錢幣市場的價格與成交量達到了歷史最高位,從事錢幣收藏投資10多年的老周意識到,錢幣市場也許該降溫了,估計會穩一段時間。
但讓老周沒想到的是,不過幾個月時間,那些曾經被爆炒過的品種一下子就跌下來,連帶著不少品種開始走下跌行情。
錢幣市場降價最明顯的是去年以來被爆炒的第四、五版人民幣,比如全品整條(1000張)1990年版2元券,今年最高價為40元,兩個月前還是30元,如今21元都難出手。現在,如果沒有找好下家,坐市的幣商不敢接貨。
第四套人民幣中的“黑馬”――1980年版50元,從2009年起最高炒到4000元以上,現在的價格已回到3000元上下。
古錢幣經歷兩年暴漲后回落
先秦貨幣比如空首布、方足布以及貨布,2009年以前,其價格漲幅一直低于社會物價上漲幅度,2009年以后動漲,由于煤老板、地產商等大批投資資金的介入,先秦貨幣翻著跟頭向上漲了兩年,品相較好的空首布身價從1萬元一直漲到6萬元左右。
現在空首布的價格也出現了大跌。
李先生手中藏有30多枚空首布,一個多月前,有買家找到他要求4萬元一枚全部吃下,李先生有些猶豫沒出手。結果沒過幾天,一枚空首布的價格就成了3萬多元。
拍賣市場,錢幣行情同樣不好。
鄭州藏家吳先生告訴記者,上月他在北京參加了兩場拍賣會,雖然拍品不錯,但很多作品沒人應價,即使成交的作品,加價幅度也有所減小,以低價成交的錢幣居多。
前兩年兇猛上漲的漢唐銅鏡,在這個冬天同樣大幅下挫。
字畫市場
秋拍現當代同類書畫作品 價格下降至少20%
與錢幣市場一樣,2009年一路高歌猛進的字畫市場也在這個冬天一下子冷靜下來。就河南的秋拍情況看,像去年秋拍和今年春拍時那種“啥字都有人搶,隨便一幅畫都要經過幾十輪舉牌”的狂熱情景在這個初冬已很鮮見。
河南省收藏家協會字畫專業委員會主任安順用“冷中有熱”來形容今年河南字畫市場的秋拍,他認為今年投資人變得理性,至少擠掉了字畫市場兩大泡沫:一是贗品,二是炒作過分的現當代作品。
“去年以來藝術品市場過熱,投資人都瘋了,顧不上看真假只管拍下再說;而大多數現當代書畫家的作品也被爆炒。”安順說,而今年秋拍,現當代同類作品的價格比去年降了至少20%。
與市場整體的“冷”相對應的是,大師級作品及古畫價格仍然堅挺。
在全國各大藝術品拍賣公司秋拍陸續收槌后,在北京從事字畫投資8年、從中斬獲頗多的葉先生用“書畫市場,狂熱已成過去式”作為他QQ的新簽名。
葉先生說,今年秋拍各大拍賣行費大力氣征集作品,雖然精品很多,但是成交并不理想,很多作品都沒能成交,總成交價遠遠比不上春拍。
“舉例來說,比如黃賓虹的作品,春拍最高一件3平方尺拍到800多萬元,秋拍一件最好的只拍到400多萬元。”
字畫成交的萎縮從中國最大的拍賣公司之一的嘉德秋拍也可以看出端倪:2010年嘉德秋拍總成交額41億元,刷新中國藝術品拍賣單季成交紀錄,古代書畫部分總成交額高達11.5億元。
這樣的盛況到2011年春天達到頂峰,5月嘉德春拍落槌,創出了53.23億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之后,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復雜變化,古玩藝術品市場進入震蕩期,多個品類藝術品價格穩中有降。11月16日中國嘉德2011秋季拍賣會收槌,總成交額38.58億元,與此前的春拍及2010年的秋拍比,呈下降趨勢。
分析
藝術品市場價格緣何居高不下?
“2010年字畫市場真是瘋了,處處可見兇猛游資的身影,在大多拍賣會上,稍微有點名氣的字畫,都需要幾十輪飆價才能拿下。”在葉先生看來,今年,字畫市場理性戰勝狂熱,與整體經濟形勢及投資人日益理性有關,市場資金趨緊。
玩錢幣的老周認為,2009年以前,古錢幣價格長期低迷,漲價幅度遠低于物價上漲幅度,更不及玉石、字畫等的漲幅,而隨著收藏藝術品市場的升溫,古錢幣這兩年的漲價也在情理之中。同時,大量游資的進入,對錢幣、字畫等藝術品的價格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此外,隨著藝術品市場的大熱,全國各地的“鑒寶”類節目同樣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昨日,鄭州古玩城一位玩家舉了個例子:某鑒寶節目的一次鑒寶,一位專家將一面直徑8.9厘米的百乳鏡估價8萬元,而這類鏡的當時市場價賣5000元都是一大關。其他如金縷玉衣案、假畫案,假青銅器案等,都與鑒定的隨意性有關。
展望
下跌行情是否蘊含商機?
價格大跌,流拍增多,連續火爆了兩年的藝術品市場,真的像樓市一樣入冬了嗎?
藏家對此看法不盡相同,但不少人認為,目前的藝術品市場應該是最近兩年的谷底,什么時候止跌反彈,不好預期。
安順表示,從上月鄭州的幾場拍賣會上可以看出,字畫精品的價格依然堅挺,行情不追捧的,只是一般作品或者爆炒過的作品。
不過,不少藏家表示,大跌行情下蘊含著商機。
昨日,河南省錢幣學會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此前第四、第五套人民幣價格瘋漲也不太正常,這兩套人民幣正在流通,存量較大,很容易成為莊家惡炒的對象。這種畸形價格人為操縱的成分較重,因此,價格下跌也就在所難免了。
但他同時認為,第一到第三套人民幣,由于已經退出流通,目前在藏市中的價格平穩,部分品種略漲,是目前抗通脹可選擇的品種。
老周也認為,這一次不光是大幅下跌,也有大幅上漲的品種,比如第一套人民幣,2010年秋拍,好品相整套人民幣成交價336萬元,今年同期拍賣成交價則為575萬元,上漲了71%。
此外,錢莊票也普遍上漲,品相精美的高檔古幣價格依然堅挺,手中有資金的投資者也不妨關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