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學東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走到今天,一路坎坷。今年秋拍已經有一段落,但第二輪也即將到來,秋拍整體也還沒有結束。市場的現象、秋拍的情況已經初步顯現端倪。究竟秋拍將在這經濟虛高的藝術品市場中有何種結果?中國文物網即請中央美院藝術市場研究分析中心研究員馬學東(微博)先生為大家做詳細解答。
中國文物網:藝術品市場這兩年來如此的火爆,但是市場的假象、假拍、假成交的亂相層出不窮,表面的火爆是否表現出市場虛高的經濟泡沫,這塊您如何看呢?
馬學東:我覺得這種現象市場上都存在,包括拍賣,但是我覺得好像大家都關注的是市場不好的那一面。看一個市場,拍賣只是市場的組成部分,只不過是說相對來講比較公開,數據、信息,大家關注的點都比較公開,所以大家覺得中國藝術品市場可能是虛高,這里面問題很多,我個人覺得不見得是這樣的,因為中國藝術品市場有自己的發展歷史,不是說平地起高樓,是經過像拍賣市場,從1993年到現在,應該是接近20多年的時間了,是有一定的發展基礎的。如果單從數據的角度來講,肯定是有水分的,有一些不是真實的成交,是有一些水分在里面。但是總體來講,中國藝術品市場,我覺得跟中國經濟是同步的。
如果說中國藝術品市場拍賣有問題,我覺得反過來說,中國經濟也有很多問題,道理是一樣的,有很多黑幕,各個行業都有,這里面肯定不回避,中國藝術品市場肯定有問題。我覺得應該看到中國藝術品市場說白了,中國經濟整體好了以后,可能有一部分人有錢了以后,開始逐漸的關注到中國藝術品本身應該有的價值,價值是通過現在的價格體現出來的,就是說現在過億也好,基本上應該是反映了現在跟中國經濟密切相關的,中國藝術品應該有的價值體現。不見得拍的高的作品,拍出天價的作品就好,低的就不好,這是市場的一種表象,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拍賣只是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拍賣市場中國是占很大的量,現在中國的畫廊也在慢慢的發展,1991年外國人就到中國開畫廊,到現在也有將近20多年的時間了。這個市場是多層級的,中國還有博覽會,市場結構是越來越完整了,這個市場各個鏈條,大家職責開始越分越細了,包括分工、策展人、批評家,搞市場評論的,搞美術史研究的,倒買倒賣的,收藏的,投資的,分的越來越清楚了,不斷的有機構的,企業的,都有,就是說這個市場肯定是漸漸往規范走的,國家的政策現在也是要把文化產業當成國家的支柱產業,還是看重了這一塊的潛力,中國藝術品市場里面數據上還是有問題的,但是總體上不能否認是向上增長的,是有實際的功效,而不是說所有的都是虛的,如果是這么看的話,我覺得中國經濟一樣,我的觀點就是如果認為中國藝術市場有黑幕,那中國經濟肯定也有黑幕,如果認為國際市場有泡沫,中國經濟肯定也有泡沫,但是都不否認。你說中國經濟能沒有泡沫嗎?對吧?你說中國經濟每年都發展的9%還是百分之幾的,藝術品市場肯定也有問題。
股票市場更是黑幕重重,我覺得藝術圈稍微還是好點,但是這里面肯定還是有不規范的,因為處于一個初級的時期,中國社會本身就是初級階段,藝術市場更是初級階段里面的初級階段,改革開放30年以后才開始慢慢的恢復,1986年才開始恢復,中斷了30年。而且中國在解放之前是有很好的收藏傳統的一個國家,這個市場不是沒有根基的,而且中國藝術品的品類、種類太復雜了,所以關注的人會很多。另外很多人把這個東西當成一種投資,高價的作品越來越多,其實也是供需關系。當然這里面也有一些假貨,那就怪自己眼力不濟了,那就沒有辦法了,中國各個行業都有制假販假,古董肯定是一塊,我們每天吃飯什么的,也有假的,還有喝的牛奶也有假的。
中國文物網:是的,古玩行業特點,如果都是真的,并且明碼標價也就沒有意思了。
馬學東:是的,算是這個行業的一個特點,自古以來這個東西就是一個比眼力的行業。進入這個門檻其實是挺高的,我不提倡是所有的人都要進到藝術收藏,也沒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全民收藏其實就是全民崩潰,我覺得是這樣的,當然是開玩笑。
但是現在其實已經是了,好多人都開始關注,都說我家里有誰誰誰的畫,都想起來了,大家都有這個意識了。
這也不見得是好事,到了一定程度,把價格以后的漲幅都透支了,這兩年已經有很多作品過億元了,未來漲幅是有限的,秋拍也是這樣的,秋拍市場已經在調整了。世界經濟不好,中國經濟未來前景也不太樂觀。現在中國經濟還可以,只要中國經濟不垮,藝術品市場就不會垮,中國經濟泡沫一破,藝術品市場的泡沫肯定也要破,這是必然的。
中國文物網:剛才您也提到了國家的對藝術品市場大力的支持,有了一定量的資金涌向了藝術品市場,您覺得這樣會造成現在藝術品市場一定的波動,今年秋拍是否會受到一些影響,您給我們談一談?
馬學東:我覺得主要不是錢的問題,因為如果是錢多了的話,對市場來講還是有好處的。至于波動,我覺得現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尤其是拍賣體現的比較明顯,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且是各個板塊,大的板塊輪動,跟股票市場有點像。也因為這幾年結構比較均衡了,以前是書畫特別多,基本上能占到市場80%,這幾年能退到60%,古董能達到30%,當代藝術最高的時候,2006、2007年基本上可以達到接近30%,現在接近15-20%。最早是書畫好,后來是當代藝術,古董一直是比較穩定的,總體趨勢是向上的。這一年等到秋拍,去年是古代書畫特好,今年是金銀,因為市場都有一個輪動,資金流向總是會尋找到市場中相對的低點,很多人去集中進入到這個領域。而且藝術品市場本身就是規模比較小,只用很少的資金就能對這個市場產生一定的效應,而且藝術品市場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信心市場,這個跟買股票差不多,如果大家都看好后市,漲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信心不行,很多人都很謹慎。所以你會看到很多作品流拍的現象會增多。
大家也都在觀察,而且現在買的人越來越理性了,越來越精明了。
中國文物網:是這樣的。那您看長期發展下去,您對藝術品拍賣市場究竟抱有怎樣的態度呢?寄予的期望如何?
馬學東:我覺得國外有研究,經濟在高通脹,高增長的時候,藝術品市場是表現最好的,比股票和房地產還有其他的都要好,中國經濟如果還是這樣,因為全球不太好,中國經濟這幾年也還是不錯,數字真假不知道,反正通脹率是挺高的,經濟增長肯定也不能放太緩,肯定都沒有掉過9%。預測最近這一個階段,市場可能會慢慢的漲,不會那么瘋狂了。因為前幾年拍賣從225個億,在2009年的時候,2010年已經漲到500多個億了,如果這里面還有水分,打一個八折,還有400多個億,還是比之前增長了100多個億。今年來看,市場有一些調整了,我覺得要穩定一點,不會漲的太瘋狂了。跟去年相比,也就是略微有一些增長,甚至是持平,我認為。像嘉德拍完了,有一些公司不是特別理想,但是秋拍還沒有結束。不能說不理想,就是不如春拍,和春拍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很多拍賣公司秋拍賣不完,所以我覺得今年到明年肯定還是有一個不會漲的太多了。就是比較平穩了,可能要在一個成交量上穩定一段時間,再往上躍升,不會跳躍的那么強烈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